第八十三節 滲入,融入(第2/2頁)

蔣勝寬知道三川縣這兩位很得沙正陽欣賞,所以說話也相對隨便,“耀東,別在我面前裝,我可是知道沙市長當時和你們三川的約定的,堅決按照時間節點撥付,但前提是你們的工作要完成幹凈,不能拖泥帶水,怎麽,有困難有問題就想要找借口來耍賴了?”

“沒有,沒有,絕無此事。”顧耀東矢口否認,“勝寬市長,您也知道三環線建設是我們縣裏當下的大事,您看您什麽時候有空下來一趟,我陪您現場去看看,了解一下實際情況,也向您匯報一下我們的進度,也要請您在沙市長和雷市長那邊說一說,不然這年真的沒法過了,……”

在電話裏說了好一陣之後,蔣勝寬才算是把顧耀東打發掉。

電話剛掛斷,又響起,是金河區區長錢世剛打來的,蔣勝寬嘆了一口氣,他知道今天自己怕是不得安寧了,誰讓自己現在要分管交通兼顧城建了,對於區縣來說,這牽扯面太寬泛了,哪項工作都能掛上,自然要先掛上號報個到。

這可真是幸福的煩惱。

……

沙正陽倒是沒有那麽多煩惱,他信奉的就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認定蔣勝寬可以勝任,那麽就放手讓他去扛起擔子,有什麽問題就要讓他大膽去解決處理,真要有拿不下的問題,再說。

這大半年來蔣勝寬的表現他是看在眼裏的,在他看來,蔣勝寬也許在開拓創新上不及孫韶華和吉登雲,但是卻是一個有定性有韌勁的幹部,腳踏實地,工作主動性有也不差,而交通和城建這一塊,架構現在已經基本上搭起來了,而且城建還有孫韶華把關,那麽更重要的就在於落實執行和推進。

他現在來中州時間尚短,一時間還無法一下子就能把自己周邊的幹部情況都摸清楚,誰能行,誰願意幹,誰還在旁觀,誰在混日子,他都還要仔細觀察。

但仔細觀察不代表就沒有動作了,孫韶華和蔣勝寬納入了他的視野眼簾,值得用,那麽就要大膽用。

吉登雲、顧耀東這些幹部態度積極,氣勢高昂,又能善於做群眾工作,為什麽不用?

甚至王文華他們還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但是人家起碼肯幹,知道哪裏不足立即就彌補,態度是端正的。

沙正陽就認可這些。

還有像在這半年工作中自己看到的聽到的一些東西,綜合起來,也能說明很多問題,不是中州的幹部不行,而是缺乏一個真正機制和氛圍把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和才華能力調動展示出來,在這一點上,沙正陽認為固然是前任有責任,但楊天誠作為市委I書記也還是有些不足的,當然這可能和前任市長與其的惡劣關系是主因。

很多時候哪怕你是省委常委和市委I書記,一樣無法把手伸到政府這邊的具體工作中來,黨政主官不合帶來的傷害對雙方來說都是相互的。

當然楊天誠現在的姿態和表現已經非常好了,沙正陽也很樂於和對方搭档配合。

看了看表,沙正陽問道:“覺曉,包部長說什麽時候過來?”

“市長,包部長說他四點半準時過來,要不我打電話問一問?”邱覺曉站在門口問道。

“唔,不用,時間還不到。”包建剛要過來談工作,專門到自己辦公室來,這還是自己到中州擔任市長之後第一次,有點兒意思。

這已經是快年底了,照理說組織部門這邊的工作和市政府這邊的工作好像交織的並不多,今年也不是換屆年,但包建剛打電話來說要過來,他也不能拒絕。

沙正陽也大略能知曉包建剛為何而來,看來蔣勝寬的突然擔任市長助理還是對這位老資格的組織部長有些觸動了。

自己和楊天誠的迅速敲定這事兒,基本上沒有給其他常委們太多余地,嗯,也許楊天誠和譚振國溝通過,自己也和雷仕群、孫韶華談過,就這麽在幾天之內就敲定下來,迅速向省裏報告就這麽定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