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節 人才濟濟(第2/2頁)

“……,再比如,有無購買社保,或者在我們中州有無創辦企業和納稅,為我們中州創造了多少就業?如果是具備一定技能的,那麽有無國家認可的資格證書?國家級的認證和省級認證之間的差距該以什麽樣的方式來體現?……”

“……,諸如此類,大家都可以多開動腦筋,思考一下,從不同角度來散發思維,一句話就是鼓勵和歡迎遵紀守法的為社會創造財富,精神態度積極向上的群體成為我們中州市民,倒不一定要局限於具體的行業和領域,工人也好,出租車司機也好,飯店服務員也好,甚至清潔工和家政保姆也好,只要具備一定條件,都可以納入這個體系,嗯,具體的這些指標數據我們可以通過一個綜合性計算方式來進行量化,……”

侃侃而談,氣定神閑,這蔣勝寬是真的越來越有幾分氣度了。

沙正陽越發覺得這中州市還真不簡單,藏龍臥虎,原來都還看不出來,但是越是深入了解,越是接觸寬泛,就越是能發現其實不是沒有人才,不是沒有能人,而是關鍵你能不能用人,能不能把合適的人用到合適的位置上去。

就像蔣勝寬一樣,最初接觸,覺得很一般,不多言不多語,頂多就是善於體察意圖罷了,但後來發現他做事很有章法,處理事情周到細致,再後來發現獨當一面之後進入狀態很快,現在再一看,人家在突破創新上也很有見地嘛,剛才這說的不就是十年後一線城市開始摸索嘗試的積分落戶制嘛。

沙正陽當然很清楚積分落戶制的利弊,但是毫無疑問這種機制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還是一個相當實用的體系制度,起碼是給了很多生活在大都市的打工者一個機會,但沙正陽從內心來說還是覺得這種制度顯得過於苛刻了一些,門檻過高了一些,但他也同樣清楚,這也是迫不得已,否則一個泛濫最終導致無法實施的制度還不如一開始就苛刻嚴格一些,總能發揮作用。

“怎麽樣,大家覺得勝寬的這些觀點如何?”沙正陽笑吟吟的道,目光卻投向蘇婭。

蘇婭也在琢磨著蔣勝寬提出的這些設想,要承認蔣勝寬提到的這些都應該是未來解決外地戶口變成中州本地戶籍的一些特定條件,當然蔣勝寬提的這些還只是一方面,肯定還有一些更為復雜更為詳盡的細節因素,而且也的確需要通過一系列復雜的指數計算方式來進行綜合平衡。

“蔣市長的這些意見很有啟迪意義,嗯,像住房、社保以及投資和納稅等,肯定都要計入這種考核指標中來,但是具體如何來計算指數,還有哪些方面的因素要列入進來,恐怕真的需要一個大範圍全覆蓋的調研,另外也需要廣泛的征求各方的意見,特別是也要征求可能會涉及到自身具體利益的群體,比如我們現有本市市民,以及未來有可能轉化為我們本市市民的這些群體。”

蘇婭面帶思索之色,大概也是為蔣勝寬的這些構想觸動甚大,原本她以為只有自己考慮到這些方面,沒想到自己剛開個頭,蔣勝寬就已經把後續很多東西都提了出來,自己還是小瞧了這位老朋友了。

自己本來想到是要利用這樣一個機會來展示一下自己,沒想到居然有點兒變成了為他作嫁衣裳的感覺,這讓蘇婭也有點兒啼笑皆非。

不過蘇雅也知道蔣勝寬是有意想要把自己推上市政府秘書長位置的,她也感受到了,只不過她更希望依靠自己來證明自己的實力。

這一次兩人的配合也出現了偏差,嗯,準確的說,是自己沒想到對方也能如此了得,還是小瞧了對方。

不過這沒啥,自己還有機會,蘇婭臉上淺淺的笑容彰顯出足夠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