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節 變數(第2/2頁)

沙正陽當然也知道蔣勝寬現在忙得飛起,孫韶華那邊也一樣,金融核心區是現在新區和永和區聯手打造,這一塊也是重頭,如何規劃營造,也是一個相當費神的事兒,現在的孫韶華更像是一個超級架構師,不斷在按照沙正陽腦海中的設想來將其變成現實中可以落地建成的東西。

“勝寬,看樣子你是早就有所‘蓄謀’了啊。”沙正陽也笑了起來,“我知道是該選一個秘書長了,不過,我更希望能選到一個合適的秘書長。”

“市長,你不選不試一試,怎麽知道誰才是更合適的?我相信能入您的法眼,哪怕是試用,怎麽都不會差,無外乎就是一個相互適應的過程罷了。”蔣勝寬現在和沙正陽之間說話也越來越隨便了,立即反駁。

“嗯,也有道理,但還是等一等吧,年後我會考慮。”沙正陽沒有多說什麽。

蔣勝寬遲疑了一下,瞄了一眼沙正陽,“市長,是不是會有什麽變化?”

沙正陽也是一怔,似乎是在思考著什麽,但是隨即還是搖搖頭:“你應該說是不是有什麽變數,我的回答就是變數任何時候可能存在,咱們中州這麽大一個城市,一些調整是必然的,天誠書記和我說過,也許年後會有一輪調整,但規模和程度現在還不好確定。”

蔣勝寬也緩緩搖頭,“市長,你知道我說的不是這個。”

沙正陽笑了起來,“那你說的意思就更豐富了,我還是那個回答,中州這麽大,任何變數都存在,不是麽?”

見沙正陽不願意正面回應這個問題,蔣勝寬自然不會再深問下去,但他隱約感覺,沙正陽的態度和情緒還是有一些微妙的變化,但具體是什麽,他也說不出來。

沙正陽的確是聽到一些消息。

準確的說這個消息還比較不靠譜,所以之前他也沒太在意,但是後來連曹清泰都在電話裏提到了,他就不得不重視了。

曹清泰現在的職務不一般,秦省組織部長,肯定有其渠道,他提到他在京開會的時候有人提到沙正陽的一些表現引起了中央領導的關注,於是也就引起了一些聯想。

這個聯想自然就是指沙正陽的去向問題,春節一過,沙正陽在中州就正式擔任市長一年了,而加上他在漢川擔任正廳級領導職務的年限,他擔任正廳級領導職務已經整整五年了。

要說五年時間也不算什麽,很多人十年二十年都可能在原地踏步,但是沙正陽不一樣。

他的表現早就納入了中組部的考察範疇,甚至還在漢川發計委副主任時就已經聲譽鵲起,到漢都工作時就正式納入了中組部的視線範圍內了,從漢川跨省到平原,其實就是中央的一個動作。

一個廳級幹部的跨省調動本身就意味著不尋常,到中州這種省會城市擔任市長,那就更不尋常。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讓沙正陽到中州其實就應該是中央對他的一個考察加鍛煉的結合體,擔任市長,一地主官,獨當一面,但是卻是卻和漢都不一樣,非副省級城市,正廳級,平調過來,觀其表現。

而沙正陽也出色的完成了這個任務,這一年中的耀眼表現征服了很多人,無論是在平原省裏還是中州市裏,批評聲音固然不少,但是更多的還是認可和誇贊,擺在面前的成績是實實在在的,尤其是和前兩年中州的表現更是形成了鮮明對比。

曹清泰在電話裏就半開玩笑的提到說漢川省其實有意讓沙正陽回漢川工作,當然這可能只是一種想法,地方服從中央,這是原則和規矩,最終需要中央來考慮決策,但這足以說明沙正陽的表現是受到了各方的一致看好。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中央某個部委也比較看好沙正陽,認為沙正陽表現出來的超乎尋常的視野格局更適合在更高層面來進行布局,尤其是一些特定領域和行業上,沙正陽都有著豐富的經驗,在地方上也幹了這麽多年,如果能夠到中央部委工作,可以有更好的發揮,也能獲得更好的鍛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