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谷歌與小米(第2/2頁)

在新聞發布會裏,雷俊對於與超維科技合作的事,只字不提,甚至是對於一些媒體報道的“小米科技擁有自主產出石墨烯電池能力”之類的話題,也避而不談,或者說選擇默認更貼切。

後來,經過電一的調查,發現小米科技和英國曼切斯特大學的一個高級實驗室有密切合作,而這個實驗室,正是最初剝離石墨烯的實驗室。

有著這樣的底蘊,其實早在去年超維科技推出植物電池以前,這個實驗室就擁有了量產石墨烯的技術,只是礙於資金的限制,所以沒辦法將量產投入生產制造。

後來小米科技與超維建立合作以後,偶然間,小米科技對這個實驗室進行了融資,從而得到了他們的技術支持,互利共贏,小米科技也拿到了想要的東西。

不過,大方向上,依舊沒變。

與超維科技的單層折疊石墨烯相較,曼切斯特大學實驗室裏提供的石墨烯量產技術,自然是比不了,他們的石墨稀層數,仍停留在少層的地步,距離單層和雙層,還有一定距離。

反正未來七八年內,只要超維科技不公布具體技術,這些家夥是搞不出來的。

不過,盡管質量上不如超維科技的石墨烯,可是價格上,人家便宜啊。

超維科技的一塊植物電池要好幾百RMB,而自主生產,也就幾十塊的樣子,其中的利潤差距在十倍左右。

固然,儲能和充放電上會有一定的差距,不過,據電一的信息顯示,小米科技最新自主研發的石墨烯電池,充電時間控制在了一分鐘以內,盡管比不上植物電池,這也是一個了不起的突破。

去年,和超維科技合作植物電池與閃充器,小米科技整整給超維科技貢獻了七十億軟妹幣的營收,而如果把植物電池,換成他們新開發的電池,那麽就會有至少六十億不會流失。

六十億啊,這是小米科技一個財季的利潤,就這樣輕易地將六十億拱手送給超維科技,無論是誰,心裏都會有膈應。

這也是上一次的交易完成後,小米科技沒有再和超維科技續約的原因。

有了自主量產石墨烯的能力,現在那三年的持續交易合同,小米科技肯定會單方面撕毀,即便現在超維科技還沒見到小米科技毀約的動作。

早在幾個月以前,蘇誠和電一就想到了這档子事,所以對這一則新聞,他並不驚訝。

反而,在蘇誠的心裏,還隱隱有幾分不屑和替他們感到悲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