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廖傲(第2/3頁)

左羅道:“我不明白。”

蘇誠道:“比如他問距離最近的中年夫妻問題是:他旁邊有沒有人?他是不是在看風景?他是不是有抱怨身體?這些是一個刑警問的問題嗎?一個刑警問的問題應該是:他有什麽不正常聲音和舉動?他摔倒動作是怎樣的?有沒有注意到比較惹眼的枯藤,枯枝?他回頭次數多少?他走的步伐頻率是多高?”

左羅慢慢點頭,在案件沒有定論之前,比如一起跳樓案,刑警絕對不能先入為主認為是自殺。而要提出種種假設和可能,詢問目擊者,關系人等,提出可能被害的問題。只有將被害的可能降低到最低,那才有可能是自殺。從這點看,廖傲確實做的不夠好。但是將心比心說,當時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是意外,先入為主也是有可能的,不能就這麽證明廖傲有問題。

蘇誠道:“這個案件最重要是目擊者,沒有經過訓練的目擊者,他們所說的證詞會在腦海裏進行加工,每一次描述,他的腦海形象都發現了變化。這個階段初期,如果有人引導式的詢問,會將影像根深蒂固,他們腦子會接受這些信息。為什麽說目擊者很重要?這個案件最重要是物證,目擊者是有可能看見絆倒高檢的道具,只不過腦海中忽略了,因為被高檢摔倒震驚,內心急切查看高檢情況,但是未必不存在這個影像。”

蘇誠道:“要知道廖傲有沒有問題,首先我們要知道張平、廖傲還有許璇的關系。”

“這我知道,許璇是內定的接班人,張平和馬局還有周斷心中都有數,女性太難得,太少見了。廖傲對此很不滿,他認為自己能力比許璇強,就因為許璇是女性,對他不公平,所以後來才會申請調崗。否則Z部門是刑警們奮鬥的目標,最高工作成就,怎麽可能調崗?”

蘇誠問:“廖傲能力如何?”

“相當不錯,雖然我認為不比許璇強,但是也差不了多少。”

蘇誠看卷宗:“一共八十份左右筆錄由張平小組完成,廖傲只有七份,全部是關鍵人物。從這點我認為,廖傲是有目標選擇性的做筆錄。可能性很多,先入為主,或者是當時心情影響等。但你看這份筆錄,廖傲對高檢助手的筆錄。”

左羅看筆錄,道:“問有沒有仇家,有沒有騷擾,高檢說過什麽比較特殊的事,最近高檢有沒有異常的舉動和言語。”

“有沒有異常的舉動和言語,這句話本身是帶有警惕性的。你看問助手的問題,廖傲將高檢當成被害來查,這符合刑警的問話特點,但不符合廖傲詢問中年夫妻筆錄的問話特點。你將兩份筆錄放在一起看。”

左羅慢慢看著,讀出點味道,沒錯,如同蘇誠所說,兩個筆錄都很正常,但是放在一起後,會發現詢問者廖傲的心態完全不一樣。

蘇誠道:“高檢案件,有三成筆錄是影像筆錄,廖傲七份筆錄全部是文字筆錄。”

左羅道:“廖傲是張平提拔的,和馬局沒有直接關系。”

“張平和馬局?”

“他們也沒有直接關系,張平原本是近海縣刑警大隊副隊長,被周斷挖到Z部門,他說話什麽都病怏怏,我們開玩笑稱呼他為張去病。沒想到真的檢查出不治之症。廖傲原本是警局反扒大隊的便衣,張平市場買菜偶遇,覺得廖傲不錯,觀察了幾個月,調到自己小組。”

蘇誠問:“廖傲的金錢背景怎麽樣?”

“廖傲父母我記得是工人,有退休金,不算高。老婆是一名園林管理員,事業單位。雙胞胎,都在念……應該高中了。經濟上應該不算很寬裕,但是也窮不到哪去。”

“每個人都有理想,要完成或者追求理想很現實的是要有錢。吊死鬼有高大上的招牌,但是要求大家服務招牌,不能虧待了和他一起奮鬥的人。能查他經濟情況嗎?”蘇誠道:“打電話給宋凱,讓他去內務局档案庫轉一轉。”

……

宋凱不知道兩位大哥到底有完沒完,內務局档案庫雖然沒有高手,但是性質是一樣的。不過宋凱還是去了,打電話過來:“廖傲在三年前發了一筆橫財。內務局調查,並且做了筆錄,調查結論是正常。”

“什麽橫財?”蘇誠問。

宋凱道:“廖傲的母親是少數民族,有穿金戴銀陪嫁的風俗,壓箱底有一根金釵,說是廖母的母親給的,一代代傳下來。當時廖傲想買房子,廖傲母親把自己黃金給廖傲,還把金釵給了廖傲的老婆。兩人商量,金釵好像有些年頭,抱著希望去問問,沒想到是明朝著名匠人給一官員打造的,送給皇太後壽辰的禮物,因為有匠人款,歷史記載一位假公主真宮女和親,皇太後送了一批金器,去的正是廖傲母親祖先當時所在遊牧民族。內務局對廖母做筆錄,廖母很肯定這是自己的嫁妝,可惜自己兒子沒有女兒,所以最後只能給媳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