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自由裁量(第2/2頁)

楊銳幾口吃完了早飯,有些擔心的看看表,道:“讓你這麽一說,別是沒有外校的人過來了,我和蔡教授都說好了……”

“蔡教授說行,肯定是行的。”許正平環視一周,道:“蔡教授對你是真不錯。”

“嗯?”

“蔡教授可是給你的實驗室加了一塊砝碼啊。”許正平嘆口氣,道:“北大的編制,也不是說給就給的。”

楊銳的眼皮子連跳數下。

許正平微笑:“想到了吧?別的學校看重的人才,咱們北大可不一定覺得重,蔡教授等於是給了你自由裁量權,我敢肯定,就這幾天時間,大把的地方院校的教師和研究員,要來你這裏應聘了。”

楊銳嘆口氣,道:“因為我的門檻低。”

許正平默默點頭。

中國的高校發展是很不平衡的,在後世,清華大學一年的研究經費是40億元,可以說,100所“XX學院”的研究經費加起來,都沒有清華一家的多。

當然,100所XX學院一年花的錢,肯定是要超過40億的,師均15萬元的薪水,校均1000名教師的薪水就要150億了,但在薪水和辦公開支之外,在校園土建和銀行利息的開支之外,單論研究經費,這100所“XX學院”要達到校均4000萬元的標準,非得全都建址在精華之地方才有機會。

80年代還沒有985和211這樣的天塹,但地域差距就是最大的天塹。

即使是教育部直屬的學校,也有40%左右的經費是地方出的,為何北京和上海的高校頂著罵聲也要給屬地更多的招生名額?吃的嘴短,拿人的手段。

從外地高校或研究所,再到北京,這顯然是一步跨越。就國內目前的狀況來看,除了上海,北京的科研水平是最高的,也是最有發展的,當然,生活條件與外地省會也是天壤之別。

即使是從北京的其他高校調到北大,從個人發展來說,也是不小的機遇。

如果是蔡教授自己挖人,他當然要挖知名的教授學者,哪怕達不到唐集中的水平,也得有三五分牛氣才行。

然而,蔡教授給楊銳的裁量權,卻遠遠沒有這個要求。

這樣一來,楊銳就自由的多了。

“其實,咱們找幾個潛力驚人的研究員,也不會吃虧。”楊銳摸著下巴,眯著眼。

許正平笑了起來:“潛力驚人怎麽判斷?”

“看名字吧。”楊銳抖擻精神,準備施展自己的摸小牛大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