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後艙(第2/2頁)

然而,大部分實驗都有無數個關鍵點,不依靠學習的方式,只是依靠以往的積累,以及自己的鉆研,實在是困難中的困難。

這種跨學校跨機構的會議,能夠受到學者們的歡迎,也是因為它能提供一種間接的學習機會,說不定哪位覺得習以為常的方法,就能為吸納某人提供突破的靈感。

完整的實驗方法就更難得了。

論文都是薄薄的幾張紙,就像是DNA雙螺旋結構得了諾貝爾獎,總共也不過占了半頁的位置,區區幾百字,又如何能體現數年時間,數個實驗室,十數名頂級科學家的競爭與拼搏。

屠呦呦做的青蒿素,最終論文亦不過一頁紙,上百萬人因此活了下來,並得到更少的副作用,更高的生活質量,而在它的背後,是數十家科研機構,數百名科研人員用數年,從2000多種中藥試劑中篩選一種藥物的過程。

對普通人來說,自然是結果更重要。

而對科研人員來說,卻是過程更引人入勝。

許多學者總還是不免有敝帚自珍的念頭的,楊銳相對來說就開放不少,除了非常重要的核心關鍵點,楊銳並不介意告訴其他人自己實驗的關鍵點。

不過是80年代中期,某一個領域的領先技術而已,還是楊銳已經做出來的研究,分享一些非關鍵點,楊銳毫不在意。

他的這種態度,開始時還被人看做是年少輕狂,隨著探討的深入,卻是不自覺的感染了其他人。

很快,後艙的煙民區,討論的內容就越來越專業,越來越實用了。

大部分學者只是不願意廉價或免費的送出自己的研究,但基本的分享精神,大家其實都是不缺乏的。

楊銳不其然間做了一個好的表率,也讓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討論中。

這個時候,就輪到他聽取中老年學者們的經驗了。

不得不說,對楊銳來說,這樣的經驗也是非常稀缺的。他的腦海中有的是論文,也有不少的資料乃至於學者筆記,但和其他人一樣,實驗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千奇百怪,許多時候,這樣的知識只能來源於口述。

十多人加起來幾百年的經驗,隨手拈來,亦讓楊銳受益匪淺。

旁人亦有同感,宋文浩帶著引薦成功的得意,對楊銳好感大增,臨回位置,還道:“到了地方,有什麽問題盡管找我。領隊沒什麽用的,最多幫你解決一點生活問題。”

楊銳道謝,半開玩笑的道:“我還真有問題,咱們有在大會上發言的名額嗎?”

“那哪裏能有。”宋文浩笑著搖頭:“這次估計總共就有六七個發言人吧,童第周來了還差不多。”

童第周的輝煌在民國時代,也是胚胎學和早期克隆學方面的權威人物,屬於教科書裏的科學家,還做過耶魯大學的客座教授,算是早期中國生物學的代表人物了。

楊銳只能無奈一笑,他離這種小領域的世界權威還差得遠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