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東營市

1987年的工人階級,代表著最先進的生產力,工人們相信的是技術,看重的是品格,蘇城僅僅是小露一手,就獲得了同隊數十人的贊賞,並沒有人因此而嫉妒。

就算是沒有去的工人,對老吳等人的話也深信不疑,見到蘇城就打趣的叫“蘇工”。

一來二去,蘇工的名頭,就落在了年僅22歲的蘇城身上。

所有人裏面,要數小黑叫的最親切,最熱忱。

他向師傅老吳學完技術後,就湊到蘇城身邊來問這問那,當然,每次問話的時候,蘇城都會照例丟給他一根煙。

井站是三天白班,三天夜班,每天工作12個小時,然後休息三天的作息模式,工作比較辛苦,但強度並不大,蘇城努力的熟悉這個時代的采油設備。他在學校的時候,頭兩年學理論,第三年跟導師,第四年才是實習,接觸的都是至少90年代的裝備,見的多,摸的少,到了井站卻完全相反,一天連本書都見不到,手上卻始終都有機油。

就是井站太荒涼了些,最糟糕的是,沒有丁點的娛樂。工人們上工回來,經常是倒頭就睡,衣服都懶得脫。醒來後吃點飯,最多是打牌聊天,連書和報紙都沒有,僅有的一台收音機,還被當作寶似的。

這個時候,蘇城才感覺到真真切切的80年代。

苦熬了一個月,蘇城將他所能找到的每張紙、每個字,都讀了兩遍、三遍,終於是沒有東西可讀了,下工的蘇城竟而有點茫然。

身處在信息時代的人,一旦離開了信息,心裏是非常不安穩的。

竇萬山從外面回來,見蘇城癡癡的望著前方的燈火通明,卻是哈哈一笑,喊道:“小蘇,想進城裏了?”

“啊?”

“明天我給你找輛車,你和小黑,還有老姜回去。好好的大學生,到這荒郊野外的,難受吧。”竇萬山是那種很有主人翁意識的工人,說完將毛巾搭在肩上,自顧自的洗漱去了。

第二天正是蘇城放假的時間,竇萬山找了一輛運輸配件的卡車,讓三人坐在後鬥篷裏,自己就去上工了。

中間又倒了一次通勤車,差不多中午時分,才到了墾利縣。

老姜直接回家了,小黑躍躍欲試的問:“蘇工,我們去東營吧?”

“你不回家?”

小黑撇撇嘴,道:“家裏有什麽意思,我給你說,東營市裏,好東西可不少,唱歌的,看片的,吃的喝的,有的是。”

“到東營住哪裏?”蘇城在孤東油田指揮部的大院裏是有分配宿舍的,要是去了東營,住招待所也是個麻煩。

小黑才不管那麽多,說道:“我有好幾個技校同學在東營,看誰有空,就住誰家好了。”

“住別人家裏?”

“蘇工,你啊,啥都好,就是想的太多了,都是些年輕人,沒事兒。”小黑拽著蘇城,就上了客車。

以80年代的眼光來看,東營市的確是個繁華的大城市。

這裏大部分的居民都是油田職工,按照現行的國企政策,家屬工也是要由企業負責的,雖然工資低一些,兩人的工資相加,購買力卻是相當不錯。

另一方面,東營是一個新建的城市,由國家和企業投資的建築相當不錯。現在還是不講究豆腐渣工程的年代,都是單位給自己蓋房子,四層五層已經過時了,六層七層都不覺得氣派,電梯已經悄然出現,馬路上的車雖然不多,但人們的穿著卻已不再單一。

主街道附近的店面鮮少有空置的,飯店、衣服店、副食品店是最多的,小黑卻是不停的搜尋著錄像廳。

好不容易在附近找到一家,小黑一邊腆著臉看外面泳裝美女的宣傳海報,一邊拉著蘇城,道:“這裏面的電影,都是香港來的,1塊錢一張票,絕對值得。”

蘇城啞然失笑,道:“香港三級片要你1%的薪水,哪裏值得了?這樣,我先四處溜達一圈,然後來這裏找你。”

“好,好。”小黑連連點頭,恨不得現在就把自己塞進錄像廳裏。

回過頭,蘇城順著人行道往下走,突然想到,自己穿越前找的那份工作,似乎也就是一千來塊錢,要是電影票超過10塊的話,也要超過他月薪的1%了。

東營市雖然繁華,但也不過後世縣級市的水準,蘇城轉了一會兒就放棄了,找到勝利圖書館,用工作證辦了借書證,窩到資料室裏看了起來。

在油田呆的久了,現在只要是有字的紙,都能讓他覺得放松。

站著看累了就坐下,坐累了就靠著墻,蘇城安心的翻著書。勝利油田是個大單位,圖書館裏的書籍資料一點不少。

他看了兩本無聊的文學作品後,終究是移動到了資料區,想到先前維修減速箱的經歷,伸手抽出一本《齒輪關系》。

與此同時,一雙柔軟的小手也觸到了書脊,在碰到蘇城的同時,迅速收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