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怎麽能這樣

現代的船舶制造工藝,早已經進入到了工廠化生產。船只在設計圖上的時候,就被分成了一段一段的,分別制造,再統一吊裝合並,形成新的船只。若是有必要的話,分段出來的船體,還可以外包給其他的船廠,從而降低生產壓力和成本。

90年代初的先進造船法,就是安尚宇說的分段制造法,一艘船被分成100多段,再重新拼接起來,效率比傳統的造船方式提高了數倍。

巨型總段造船法可以算是分段造船法的放大版,它只分出10多個總段,可以由不同的造船廠來完成,間接提高了大型船廠的運轉效率。

安尚宇做了20年船舶工程師,隨便聽一些,就知道巨型總段造船法更先進。但他同樣有很多疑問:“總段的重量增加了,移動會變的更麻煩了吧。按照你的計劃,船廠恐怕需要800噸以上的龍門起重機,這樣的起重機,價格太貴了,怎麽也要3000萬美元,大華實業的船廠投資這麽大?”

“用龍門起重機的話,價格確實很高。”蘇城早有準備的笑了笑,道:“大華準備再等幾年,才采購重量如此大的龍門起重機。現階段,在訂單不多情況下,我們準備把起重和平移兩個功能分開來處理,比如采用起重塔架完成起重功能,采用吊架完成平移……”

“這樣一來,成本就只有龍門起重機的十分之一了。聰明,太聰明了!”安尚宇忍不住驚嘆,只是這麽一句話,就讓他對蘇城的信任感大大增強。不是真的琢磨過這項工藝的人,是不會深入研究工藝成本減少的問題的,因為從本質上來說,減少成本是工藝研究的次級內容,你得先研究出能用的工藝,然後再考慮便宜的問題。

也就是先要解決有沒有的問題,再解決好不好用的問題。

安尚宇卻不知道,中國船廠的傳統,一向是要既便宜又好用的。像是大噸位的龍門吊這種東西,就算是進入了新世紀,大型船廠也不敢采購的多了。

蘇城說的辦法,才是船廠們用的最多的。雖然效率要低一些,但成本只有十分之一,怎麽說都是便宜的好。

李滄明知道大華實業沒有做好巨型總段造船法的準備,但聽蘇城這麽說,仍然有種激動的感覺。因為早在討論期間,他就知道,大華船業正在朝著這個方向發展,而蘇城所言的造船法,是真正能夠施行的。

安尚宇更是頻頻點頭,一會兒又問道:“你們怎麽解決的精度控制?兩個這麽大的總段拼接,比小型的分段拼接難多了。”

“激光三維精密測量和計算機模擬計算技術。”蘇城想也不想就回答。這些不是新鮮東西,在民用船舶制造采用之前,航天飛機和航空母艦的制造中,都采用了這種技術。問題的關鍵在於,船舶的總工程師要會使用這兩項技術,並將他們用於實踐。

創造性的思維,往往不在於智商的高低,而在於頭腦中儲存的知識和經驗的多寡。

第一個采用巨型總段造船法的船舶設計師,雖然將船舶的建造時間縮短了一半,但他實際上並沒有發明什麽驚天動地的新技術,只是解決了一系列的小技術而已。

其他的設計師,也許能夠解決其中的一部分技術,但是,在看到其他技術的難度的時候,他們往往選擇了放棄。

再加上身處的環境不同,是否采用巨型總段造船法,也會有所改變。

分段造船法和巨型總段造船法都在亞洲地區發揚光大是有原因的。因為鋼板等原材料和設備的價格飛速上漲,世界船舶利潤的降低,使得亞洲的造船廠持有大量保本性質的低價訂單。為了扭虧增盈,亞洲船廠只能大幅度的提高造船能力,盡量插入新接的高價訂單。這樣的問題在歐美就沒有那麽嚴重了,他們多是百年老廠,接單期的謹慎和完備的合同,往往會讓他們避開一輪又一輪的價格上漲。不過,這也讓歐美船廠日益淡入了造船界。

大幅度的提高造船速度的技術,只有在亞洲船廠才會得到充分的重視。

安尚宇也不例外,喜的抓耳撓腮,不停的問問題。

蘇城雖然是個半調子,但空對空的說,也不露破綻。

劉明浩在旁聽著,開始還有看好戲的笑臉,很快也驚訝起來。

他耐著性子等了個空子,拉住蘇城道:“蘇董,咱們先休息一會兒,你看安尚宇先生才來不久,還疲倦著呢。”

“我不累,我不累。”安尚宇聽到了翻譯,一個勁的搖頭道:“我工作的時候,經常兩三天不睡覺,這點疲勞,不算什麽。”

“還是休息一下的好。”劉明浩說著,扯著蘇城的胳膊就走。

到了代表團單獨的房間,劉明浩不爽的道:“蘇董,你和安尚宇談的,是真的?”

“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