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靜待佳音

“蘇董,咱們暫時休息一會兒吧。他們大老遠的跑過來,估計都累了。”副書記李陽耳中聽到現金,就像是驢子看到了紅蘿蔔似的。

國企的狀況不好,政府的壓力也很大。1993年,下崗這個詞剛剛在廣州被發明,尚未進入全國傳播的階段,換言之,所有凈虧損的國企,全都要政府買單,上海的財政收入向來不錯,但也有著坐吃山空的隱憂和恐懼。

假如有一天,凈盈利的企業上繳的盈利,不夠填補凈虧損的國企的大坑的時候,怎麽辦?

沒人知道國企的下滑趨勢會持續多久。某些專家,甚至預測國企將掉落深淵,再也爬不起來。

這樣說其實也不錯,如果光是將目光集聚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國企身上,他們確實缺乏活下來的條件,也缺乏活下來的必要性。

不管怎麽說,尋找財源是一切政府孜孜不倦的目標,而90年代的政府欲望,會更強烈一些。

李陽眼看著幾家船廠有可能獲得大筆的資金,心中的熱忱不言而喻,無論如何也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

他不好公開要求平江造船廠或者其他船廠怎麽怎麽樣,人家畢竟是央企國企。

但是,作為廠子所在地區的領導,作為債權企業的主管領導,他完全有資格私下裏施加壓力。所以要求休會,方便自己,也暗示了蘇城。

只需要2秒鐘,蘇城就領悟了他的意思,馬上贊同道:“那就休息,咱們2個小時候再開會。”

榮尚國等人明知道怎麽回事,也只好捏著鼻子答應。

李陽向蘇城點點頭,跟著平江造船廠那個寬鼻闊嘴的總經理,一起出了會議室。

蘇城靜靜等待。

在9艘船的合同令人驚訝的提前完成的背景下,蘇城若是調集全部資源,本身就有極大的機會獲得想要的船廠股份。

但是,為此動用包括周老在內的力量,在蘇城看來完全沒有必要。

這是一項合則兩利的交易,船廠出售股份給自己,既讓大華實業省去了再建新廠,再培訓工人的麻煩和投入,也能讓船廠獲得更低成本的制造方法,和相對的高利潤訂單。幾家國企老總,只是思想上轉不過彎來罷了。

他們如果是私企老板,恐怕船廠的規模再大兩倍,也會求著蘇城來做技術轉讓的。重工行業,普通的技術或許不能發生決定性的作用,有的企業用落後一兩代的設備和技術繼續生產銷售也做的風生水起。然而,當決定性的技術出現,它們對重工業的影響是遠勝於其他產業的。卡內基的鋼鐵托拉斯,福特的汽車流水線概莫能外。

江南等船廠已經確定了大華所掌握的兩套技術的價值,若是堅持不願轉讓股份,那只能說,他們內部的政治角力遠比經濟判斷來的重要。這樣的企業,蘇城也不一定會與之合作。

現在,有李陽出面,說出蘇城需要說出的話。蘇城自己,只要等待最終的結果就可以了。

2個小時後,平江的老總回來,直接提出休會兩天的建議。

“其他人覺得呢?”蘇城故意問。

“休會吧。”榮尚國也這樣說,其他人都無異議。

“那就休會。”蘇城從善如流,知道事情在向好的方向進行。

休會的唯一原因,只能是有他們不能決定的決策要做。就目前而言,就是股權轉讓的條件和比例了。

蘇東元也猜的到情況,神色復雜的看著蘇城。

平心而論,如果京政府下面有船舶制造公司,他也會傾向於出售股份給大華,以換取技術和資金。

每兩個月百萬美元,或者每個月百萬的收入,想想都覺得誘人。

這能蓋多少棟辦公樓,多少棟住宅樓啊!

換個思維來想,大華實業若是得到了中船下屬的3個船廠的20%的股份,蘇城的行政級別該怎麽算?

大華實業獲得這麽多的中船下屬船廠的股份,那相對於中船的級別,又如何計算?

別的不說,中船下面的學校、醫院和療養院,就比一個普通的城市多。他們還有自己的專業隊伍和研究所,數十萬名的工人……

蘇東元覺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裏,似乎都沒這麽多的莊稼。

還是出手的晚了。

他並沒有正常的父親,因為兒子的成功而感到欣慰的情感。相反,蘇東元是以純粹的理智在考慮此事。

趁著眾人離開會議室的時間,蘇東元做了仔細的考慮。然後留在最後,道:“蘇城,我在國資委還有些關系。其實,此時運作一下,20%的股份也許用不著多少錢,你可以把節省出來的現金,用在別的地方。”

“還是按照規矩來吧。”蘇城的語氣平平淡淡。在這一點上,他毫不懷疑蘇東元的能量。也許,蘇東元的一個電話,就能減少大華實業上千萬的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