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賣好

納紮爾巴耶夫主動賣好的消息傳到中國國內,並沒有立刻引來什麽反響,只有寥寥幾家媒體用豆腐塊大小的篇幅做了介紹。基本都是純粹的介紹,別說評論沒有,連個編者按都沒有。

在外界看來,中國官方好像愣住了似的,或者完全不關心此事。

然而,事實的真相往往是與表面現象相反的。

媒體不是不報導,而是不被允許報導。這樣的外交事件,讀者其實是不怎麽喜歡看的,國家看的又比較緊,媒體自然是能不惹事就不惹事。

於是,國內的表現就是一副不在意的沉靜。

可在私底下,外交部和更高層基本屬於忙瘋了。

這是怎麽回事啊?

哈薩克斯坦怎麽突然就開始賣好了?

問題和似是而非的答案,首先在外交部裏亂傳。有的年輕人,腦中浮現的全是“仁者無敵”的字符。

要不是“仁者無敵”這種事情,人家好好的中亞第一大國,最近歐美諸國眼裏的香餑餑,怎麽突然邀請起中國開發石油管道了?

這根本是天上掉餡餅啊。

尤其是主管中亞地區的處長,本來跟著司長去法國使館混飯吃,總部一個電話打過來問:“你們最近在中亞,是否和哈薩克斯坦高層做過聯系?”

啥都不知道的處長就懵了,說:“我一個處級幹部,有什麽資格和哈薩克斯坦高層聯系啊?”

那邊人一個“知道了”,就掛掉了電話,然後用圓珠筆劃掉名單上的一個名字,繼續打下一個電話。

沒辦法,部長要消息要的急,下面的官員就更著急了。

在如此緊要關頭,就沒有任何一個人問一下此事的第一目擊者,派遣到吉倫坡參加亞洲石油峰會的外交部官員。

要說外交部內,有誰知道一點情況的話,也就是這位被大華公關過的官員了。

雖然知道的不多,但如果部裏能想起來問他的話,自然會知道,此事與大華實業有關。

然而,總部官員看不起外派官員是常態,詢問中亞的事情,打電話給身在中亞的外派官員已經夠麻煩了,誰會想到詢問身在馬拉西亞參加會議的年輕幹部。

一來二去,消息的傳遞就被耽擱了。

直到當天晚上,外交部才從其他渠道,得到了消息:有可能是大華實業公關了哈薩克斯坦。

他們興沖沖的帶了消息,去院裏交差,領導的一句話,又把人給問傻了:怎麽公關的?最終結果是什麽?

是啊,怎麽公關的!結果是什麽!

同樣是中亞國家,哈薩克斯坦可是地區重點。他們不光有石油和天然氣,軍事和政治影響力也是很不弱的。

蘇聯紅軍給他們留下了20萬的正規軍,五分之一的核武器,200多萬平方公裏的土地,除此以外,遺留自蘇聯的輕工業雖然是一樣的弱小,重工業確實不俗。在中亞五國裏面,哈薩克斯坦是明顯的領頭人,納紮爾巴耶夫也是出了名的老謀深算。

別說中國在中亞注入的力量不足,就是力量充足,外交部也弄不來石油管道……橫跨兩國上千公裏的石油管道,不光需要中石油的合作,還要發改委等強權部委的配合,除了中石油自己,外交部是絕不會沾染這種麻煩的。但是,他們不沾染是一回事,私人企業怎麽完成的,又是一回事。

要是中石油做中哈石油管道,那來往的官員就算是想保密,也逃不脫,行政機關的保密能力就像是篩子一樣。但私企就不同了,那麽多倒爺來中亞發財,大使館能攔了誰不行?大華實業在哈薩克斯坦做什麽,外交部就算知道了也不會太關心。

問題在於,領導想知道情況的時候,他們也是一問三不知了。

但領導的話,總得回吧。

要了解大華實業的消息,莫過於詢問蘇城。

偏偏蘇城和他的一票高管全在哈薩克斯坦,再問那邊的使館人員,一時半會也聯系不到。

最後,還是部委新任的歐洲司副司長焦國平,主動請纓,說能聯絡到蘇城。

外交部的長官沒二話,急不可耐的就把他送上了飛機。

從北京到烏魯木齊,再飛阿拉木圖,90年代的小飛機,顛簸噪音不用說,光是時間就讓人受不了,這可是全程的硬座呐!

等到了阿拉木圖,焦國平一分鐘都不耽擱,直奔大華實業的臨時駐地而去,上門就說:“我是你們蘇董的老友,現在想見他。”

焦國平搓著手,眼巴巴的望著門衛。和蘇城的關系不能說是融洽,但也算是熟人,這次顛顛的跑過來,當然不是為了解決總部領導的困難,而是為了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焦國平是相當熟悉中亞的中國外交官,因此明白的知道,哈薩克斯坦是毫無疑問的中亞核心。無論是國際地位還是地緣政治,要想在中亞立足,就脫不開哈薩克斯坦。因此,一名外交部官員,要是有硬紮的哈薩克斯坦關系,就能決定亞洲司的很多事情。焦國平是歐洲司的副司長,但這並不影響他用亞洲司的無能做自己的墊腳石,尋一個“中亞人”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