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七章 見證者們

中海油是三桶油中技術含量最高的公司,由於業務被限制在了海洋石油方面,現實迫使他們必須增強自己的技術實力。但是,1994年的中海油也不過才成立了12年時間,除了一些政治性的產品,他們根本沒有積累多少的技術。

就是引進的技術,想要搞明白都是非常困難的,以國外的經驗,一名剛開始接觸海洋石油裝備的技術員,至少需要四五年時間,完成相當於碩士和博士生的全部課業,方能具有做研究助手的基礎,而在1982年的中國,想找一名本科水平的技術員都不容易。

雖然這個年代的企業人都很刻苦,但是,七八十年的中國教育堪稱悲劇,除此以外,知識來源的匱乏也阻礙了大家的自學。像是施萬可這樣的非核心技術人員,除了中海油自己掌握的技術,對於世界領先的技術,根本是想接觸一下都難。

這就是1994年。

在這個年代裏,無數的央企想弄張外國的落後設計圖都要求到外交部裏去,某些級別很高的軍工大廠轉型做冰箱造彩電的時候,只能照著外國畫報上的模樣設計,或者幹脆就做成蠢笨的長方形,偶爾找到一台外國的好產品,還不敢貿貿然的拆開,生怕拆掉了裝不回去,當場臨摹一張把手的圖形就心滿意足。

重型裝備的追蹤研究就更難了,西方國家和公司的防範是一方面,中國公司能夠籌集的資金是另一方面。這個年代裏,許多研究所一年的經費只有百萬元人民幣,開支了人工和基礎維持費用以後,剩下的錢都不夠做理論研究的,稍微昂貴一點的實驗就要申請排隊再等待……

籌集外匯當然更難了,雖然到了94年,外匯已經沒有像是80年代那麽稀罕了,但仍然很緊張,中央還是不會將如此重要資源大量批給研究機構,因此,即使是中央直屬的研究院,也不一定買的起外國期刊。

是的,許多地廳級的研究院連專業範圍內的外國期刊都買不起,訂一本期刊幾美元,一年就要幾十美元,將有名的定一圈,幾百上千美元就出去了,更別說要讀懂期刊,就不得不做實驗驗證。

由於90年代的中國科技水平全面落後於世界,越是尖端的技術實驗,就越需要用外匯從國外采購材料和設備,而即使花費巨資采購了材料和設備,得到的研究結論,也不過是驗證了國外同行的論文,或者重復了國外同行的產品罷了,基本不可能獲得直接的回報。

而若是只買期刊不驗證,也是沒有意義的。一來二去,少數幾個有條件的大型研究院也會減少這方面的投入,有這些錢,他們更願意投入到有創新的理論項目上去。

中海油有出口原油的收入,手頭上自然寬裕一些,也曾做出了不少東西,如海上鉆井平台,他們80年代的時候很輕易的就做出了2代。然而,石油系統是超貴也超速發展的項目,中海油沒有繼續三代的海上鉆井平台,他們要做四代的成本就要比同期的大華和外國公司高,時間和人力要求同樣如此。

施萬可曾經參加過海上鉆井平台的研發,但也僅止於2代的產品,更新的鉆井平台他上去過,可外國公司根本不讓他仔細看,連到甲板以下都不一定允許。

站在大華的鉆井平台上,施萬可不希望得到否定的答案,可他又真的看一看。施萬可心裏明白,這或許是最好的機會了。

下一次,哪怕是中海油派人來學習,他也不一定能排進隊伍裏。不過,若是自己能領先一步,說不定就能成為相關領域的“權威”。

這種90年代的學術權威非常多,任何一名學者若是懂得外語,再能弄到幾本外國期刊,小做幾個跟蹤實驗,差不多就能在國家級期刊上發表,引用還不會少。

要說價值,也不能說人家學術權威就不權威了,至少,人家是讀過外文原版論文的人。

楊明猶豫了一下,又看了看表,最後點頭了。大華實業的鉆井平台距離世界一流水平還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現在使用的深水鉆井平台,僅僅是能用的水平而已,並不擔心被偷師。

若無意外,大華實業和中海油應當會將井水不犯河水的狀態延續下去。

施萬可樂的握緊楊明的手,捏出了幾個印子,才給其他四人打了聲招呼,就往甲板下面去,王德煌一看,笑道:“得,咱們也別休息了,都下去參觀吧。楊主任,我們都下去可以吧?”

“不能拍照,盡量不要幹擾大家的工作,其他隨便。”

“蘇董到了通知我們。”王德煌還記得自己的工作,叮囑了一聲,才跟在施萬可身後。

楊明喊來了平台的監督員,讓跟在幾個人的後面,既是做向導,也是免得他們做些不恰當的事。

鉆井平台下方很擁擠,狹窄的樓梯和狹窄的通道貫穿始終,除了滲透而來的陽光,就像是在潛艇裏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