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 金融城

倫敦金融城。

這裏有500多家各國銀行在此工作,有75%的世界五百強企業在此設立辦事處,基本上,有志於跨國業務的大型公司,都需要考慮在倫敦金融城的業務問題。

可以說,一個公司是否國際化,完全可以從他們是否在倫敦金融城布局看出來。實力不濟或國際業務少的公司,自然不會在此設點,至於金融公司,不用列入五百強或一千強,只要有點上進心的,都會想辦法在此處找一塊立錐之地的。

有了數量不菲的大型企業和金融機構,中小型的機構在此生存也會變的舒服許多,小小的倫敦金融城僅僅是一個中國小鎮的大小,裏面就30多萬人每日工作,任何地球上有的金融服務,在這裏都能找到,而且,數量繁多的公司還在每天變著法兒的開發新的金融項目。

自然的,英格蘭本國的公司都是盡可能的在金融城設立分支機構。英國環球石油就有一棟造型古樸的老倫敦建築,敦實的六層大廈被騰出了四層,做了七家公司團的大本營。

康樂將蘇城接到金融城以後,首先炫耀道:“這裏是金融城的中心地區,這棟大廈還是我祖父留下的,父親修繕了兩次,我修繕了兩次,以後交給我的兒子,希望他能修繕兩次,再傳下去,哈哈……”

英國倫敦金融城就是倫敦的老城區,到了19世紀的時候,這裏就是世界的銀行,伴隨著日不落帝國的光輝汲取全世界的金銀。因此,無論是現在還是百年前,置辦下一棟大廈都是很難得的。

康樂的話裏,不免還有誇耀家族榮耀的成分。

蘇城配合的贊了兩句,問:“負責期貨交易的人手找到了嗎?”

“就等你面試了。”康樂說著露出些笑容,道:“地方給你們用,但我不好直接參與,所以,剩下的都交給你了。”

“沒問題。現在就開始面試吧。”蘇城原本就沒指望其他公司直接參與。雖然有30%左右的理論利潤,但像是康樂這樣身家不菲的家夥,怎麽會甘願冒著入獄的危險親自出面操作市場,蘇城也是因為國籍的原因,才會如此大膽。

輕松賺錢是人都喜歡,康樂確定自己不會被牽連進去,心裏最後的擔子也放下來了,邊領路邊介紹家族大廈的歷史。

和當地的建築類似,康樂家族的大樓外觀老舊,內裏卻不缺乏先進的設備和豪華的裝修,當然,最引人注目的還是各種名畫和雕塑。

雖然只有少數放置於玻璃保險箱中的藝術品是真品,但是,所有掛在大廈內的贗品都屬於康樂家族的收藏,他們每次的修繕過程,也會特意選人臨摹,許多臨摹畫作的畫家最終又成了名人,於是康樂家族的收藏又會增加。

蘇城一行人入內,先在頂層設置了辦事廳,立刻開始了面試。金融機構是真正的寸金寸光陰的地方,不管是面試方還是被面試方,皆是如此。

大華戰略部就有自己的期貨交易員,和專業的投機基金不同,這些期貨交易員都是以做套期保值為主。但在期貨投機的過程中,還是可以用作管理和聯絡人員的,像是公司律師和事務所律師的關系一樣。

面試也是由大華的期貨交易員和蘇城一起來決定的。

蘇城只是看人,期貨部的祁霄則負責審查專業情況,雖然交易的金額很高,但所需要的交易員也不過是兩三人罷了。

除此以外,離岸基金還要雇傭兩個小型的金融公司,做些零碎的雜項,以及數據分析的工作。

整個招聘的工作進行了一天時間,最終獲選的是兩名劍橋生,一名牛津生。

這也是理所當然的事,來應聘的幾乎都是劍橋和牛津生,而且多數都有榮譽學位,落到四級普通學位的學生,在金融城基本上是混不下去的,找不到工作,優先被裁員,難以晉升是經常性出現的歧視。

英國獨特的文憑崇拜和東亞很相像,越是上層越是如此。因為家世好的孩子必然能上好的小學和中學,也就必然能上好的大學,聰明的孩子不一定能上好的小學和中學,但也有很大的機會讀好大學,兩邊都不沾的畢業生就只能考慮中產階級以下的工作,或者做個政客什麽的。

金融城是倫敦的核心,自然是將英國的特色極致性的發揮了出來。一個金融公司全部是劍橋生,或者全部是牛津生,甚至全部是一個學院的都有可能。

作為全世界薪水最高的地方,只要老板願意,他就能任意篩選自己想要的職員。

泛亞離岸基金也差不多如此。

當康樂收到400份以上的簡歷的時候,在劍橋和牛津生以外挑選面試者已經沒有意義了。

就是工作經驗,也需要將條件設計的非常苛刻,才能最終決定20名面試者。

第二周,泛亞基金就開始了資金挪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