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八章 水到渠成(第2/2頁)

可就現在的研究成本來說,百萬元只是起步費,稍微尖端和先進一點的領域,就需要百萬美元級的投入。

至於10萬元這樣的數字,用於實驗什麽的肯定是不夠的,最多就是買點外國期刊,寫點不痛不癢的分析文字,美其名曰追蹤調查罷了。

以90年代的國內研究環境來說,大部分的研究所都是半死不活的狀態,騙經費寫論文都有點困難,更別說是將研究當事業了。只有那些功成名就的老家夥們,才能從少的可憐的研究經費中占一塊看得見的蛋糕。

不過,功成名就的研究者,身體健康智力巔峰者又能有多少,他們的研究經費多半是交給徒子徒孫們使用了,中國新一代的學閥差不多也是如此擴展起來的。

除了研究所以外,國內的大中專高校裏面,經費充足的亦不過寥寥數所,越是不稀罕薪水的,越是難以忍受窘迫而遲鈍的實驗進度。

兩個星期的時間裏,就有十多名黎渙祥早已看重的研究員,申請了大華實驗室的項目,或者直接進入了大華實驗室。

至於普通的研究員的申請,更是堆滿了兩個房間,得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調查許久。

國內的高校和研究機構啞巴吃黃連,一方面向上級部門求救,一方面也是全員出動,希望自己最優秀的職員還能留下鎮宅。

這當然是沒什麽效果的。

不光是大華實業的規模變的龐大了,還有大華燃氣公司這個美味的盤子擺在每個人的面前。

在90年代中期,燃氣管道還是一種挺高大上的東西,剛剛開始建設的商品樓小區,或者是曾經的福利小區,若是能有煤氣管道,那已經是值得炫耀和宣傳的事了,整個城市的天然氣管道,對於施政者來說,自然是值得大書特書的業績。

不僅如此,任何基建項目所帶來的GDP拉動效果,都是超出一般工業項目的。

同樣年產值的工廠,或許會從外地購買材料,並銷售成品到外地,基建項目卻不行。它用的水泥沙子和人工等等,通常來說都要盡可能的做本地采購,若不如此,成本就太高了。

以中國經濟的經驗來說,若要短期內提高GDP,三個1000萬年產值的工廠,也比不上1個投資千萬的基建項目,而且,越是規模龐大,這種本地效應就越好。

為了從大華燃氣公司,或者說是大華實業手裏率先拿到項目,各省市的主管都在尋找門路。因為大華實業的崛起路線多靠向中央,認識蘇城的地方官員並不多,於是請托到中央的人就非常多。

別說是研究機構的上級單位了,發改委一類的機構也不乏找蘇城說項的人物,國內高校和研究機構的那點事,最多也就是作為談資開啟話題罷了。

蘇城亦是來者不拒,每天抽出兩個小時來見他們,有時候來的人多了就一起見,反而更好說話。

至於哪個城市先見燃氣管道,也被列出了一個排行表。

大華戰略部的分析員將建設燃氣管道的條件劃分出了幾十條,根據各城市本身的條件,以及對方承諾和簽訂的合約,給予分數,最後乘上加成,算出得分。

在大華燃氣公司的門前,城市排行差不多兩天就要變一次。

為了讓自己的城市或者省份提前,各地方給予的條件也是越來越好。

用這種方式,蘇城基本上只用了些談話的時間,就得到了往日夢寐以求的優厚條件。

當然,各種費用還是不能少的,但省下的時間,尤其是諸多的選擇,依舊是難能可貴。

放在十年以後,這種事兒是想都不用想。

其實,就是90年代中期的環境下,建設燃氣管道也不是那麽順當的,只是大勢已成,卻不是哪個城市的管理者想要矜持就可以矜持的。

在大華燃氣公司基本壟斷經營的情況下,燃氣管道的建設原本就有先後順序,此時傲嬌,那就真的要落後了,若是再考慮到政治因素,沒有哪個城市的主管會甘願落後的。

配合燃氣公司的土地購買協議,作為一個附加項目,也基本得到了各大中城市的認可。他們只當大華燃氣公司需要公司運營以及建設用地,哪裏想到蘇城將之當作土地投資的策略。

不過,知道或者不知道都無傷大雅,面對渾身散發著香味的大華實業,有心拒絕的城市是極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