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小霸王,它真的是個學習機(第2/2頁)

後世很多人都看出了這一點,戲稱這個專業為‘高考避風港’。

這個專業就一個缺點,就業率太差……

但如果只想要一張京城名牌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那麽這就是最好的選擇。

這也是白實秋高考計劃的保底,所謂高低配,就是這個意思了。

而戲文專業,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這個專業最好有一個東西,那就是作品。

招生簡章裏都有明確的提示,有作品就帶來……

白實秋就是利用這兩天,抄!

50塊錢,就是出去復印,以及寄快遞的,而且還不知道夠不夠呢。

“老板,你這兒能打印嗎?”

“當然了,你這是……哦,軟盤呀,沒問題,那兒有電腦,會用吧?”

“老板幫幫忙吧。”

“行。”

找了一家復印社,還真不錯,這裏面設備還挺齊全的,白實秋可不是不會電腦,作為一個重生的,怎麽可能不懂電腦?

可是,這個時候的電腦,就看著那不到15寸的胖乎乎的顯示器,他真的是不敢用,太有年代感了。

這老板做生意還是比較能說會道的,而且很快就找到了那個文件,打開來一看……

“怪不得這麽帥呢,原來是要考藝校呀。”

“見笑了。”

“嘿,還是劇本,厲害呀。”

這老板打從剛才就留意了這小夥子,真的是帥到沒話說,而現在一看,還自己搞了個劇本出來,這叫什麽?

文武雙全?多才多藝?

就在自己合計用什麽形容詞兒的時候,這個……

“驢得水?”

“對呀,《驢得水》。”

“這個……是不是名字太土了些?”

“名字嘛,就是個名字而已。”

其實,白實秋此時內心是在吐槽……這可是《驢得水》後世好評如潮的作品。

挑這部作品,白實秋是考慮了多方因素的,首先,這部作品好,非常的好,無論是口碑還有其他方面。

其次,這個作品最開始,是一台話劇。

白實秋看的是電影,但是他通過自己的記憶,將這部作品給改回了話劇。

此時,咱們國家的電影市場還比較的慘淡,三大藝校的學生大多是往電視劇或者話劇發展,特別是話劇,這個藝術形式相對來說成本很低,適合校園來搞。

無論是北影還是中戲,平時的作業或者一些個匯報演出,大多是話劇為主,特別是,有的人還是從話劇舞台上出名的,比如鄧朝,他現在就應該是在準備那個《翠花上酸菜》呢。

所以,抄,還得會抄,還要抄的恰到好處。

如果《驢得水》能幫白實秋換的一張北影或者中戲的錄取通知書,這絕對是最大的收益!

“出來了,那個錢……”

“老板,我這軟盤你看還能用多久?”

“你是怕這裏面的東西壞了吧?”

“對呀。”

“那簡單,小夥子,你要是怕什麽丟了,不如把東西給放在網上,現在很多門戶網站搞免費郵箱,最低也是有20M的空間,你發郵箱裏不就行了。”

“哈!多謝老板,我怎麽沒想到呢……”

接下來就是發快遞到京城,北影、中戲各來一份兒,不管有沒有回音,這個‘敲門磚’就搞到這裏。

接下來……白實秋借了電話。

“老媽。”

“小秋,幹啥?”

“我要錢。”

“你,你這孩子,怎麽……”

“你們不是說全力支持我的嗎?”

立在一邊的老板此時都想把自己眼珠子挖了,實在是目不識人,本來覺得眼前的這個小夥子是個又帥又有才華的好孩子,可是現在……

就是一敗家子兒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