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今年的戛納特別亂(第2/3頁)

莫非這幾年咱爺們也立功了?

大了許多。

可貼近一看,當下小聲地說道:“不熱嗎?”

“你……去死!”媛媛這個氣呀,偷偷擰了老白一把。

是,墊了些東西,可又如何呢?

說真的,如此打情罵俏的感覺也挺好的……

戛納電影節之旅,也就此展開。

《青紅》這部戲,絕對是王曉帥的嘔心瀝血之作,他幾乎傾其所有,而且為了突出自己的全部風格,找來了自己之前的班底,特別是演員。

“我啟用了媛媛跟白實秋,這兩位大家都很熟悉,當年在《十七歲單車》裏,他們的表現很出色。特別是媛媛,她的進步很大……”

在來法國之前,在接受采訪的時候,他對兩位主演都是高度贊揚,這在以前很是少見。

王曉帥的電影有一個特點,就是主角並不清晰,往往的,他拍的不是人,而是那個時代,那個地方。

媛媛演技出色這個事兒,便上了娛樂版的顯著位置,當然了,上頭條還差了一些,也是很不容易了。

可是,《青紅》這部戲也許還不錯,但在今年的戛納,卻顯得並不太特別。

今年的戛納簡直是……奇葩。

各路好手,各路電影人,都拿來了自己醞釀多年的走心之作,而且幾乎是清一水的文藝片。

要知道,這畢竟是個電影節,什麽片子都可以來放映的,當年柏林電影節不就是開場一部《兵臨城下》嘛。

看來,戛納走文藝路線,是絕不回頭了。

不光歐美的,那邊文藝片好多都是重口味,就說咱們中國的,台灣的大師侯孝賢先生,他帶來了自己的作品,《最好的時光》,這部作品裏還有白實秋的老熟人。

“老白!”

“振哥。”

“哈哈哈……”

張振,他是電影中的男主角,這部電影裏最有意思的是他飾演了三個角色,三個都是男主角。

《最好的時代》嘛,說的就是三個時代,到底哪一個最好呢,就不知道了。不過,可以從電影中看的出來,這位侯大師也是個起名障礙症患者,在戲裏張振就叫阿振。

現在,阿振不跟那位大嘴女郎談戀愛了,見到了白實秋,兩個人當然要找個酒吧喝點兒了。

“最近怎麽樣?”

“你看新聞就知道了。”

“老白,你這人什麽都好,就是喜歡……我說不好,大陸都說這是,裝。”

“裝逼,你在大陸混的不錯嘛,這都學會了。”

“哈哈哈……你呀你。”

“我呀,就是擔心那個事兒,我們之前打賭的,到底還算不算?”

“算!怎麽不算!”

喝著喝著,話匣子打開,白實秋就直奔中路,生怕這個振哥忘了之前金馬獎打賭的事兒。

就是那個《詭絲》,這電影,反正在老白看來,絕對的撲街貨。

可是張振也是有脾氣的人,現在他連兄弟二字都不說了。

“老白,我告訴你,《詭絲》這個片子,我也投資了,而且,有了我的投資,現在已經是拍完了!怎麽樣?”

白實秋還能說什麽,“牛逼!”

“哈哈……”張振大笑了起來,“那咱們來定一下標準吧,多少票房算是成功,這個……對了,你說,《詭絲》這個電影能不能進入大陸呢?”

“你怎麽這麽想?”

“如果可以的話,我們就可以直接比較一番嘍。”

還真別說,張振還挺有鬥性的,但很可惜,這片子是進不來的。

“不可能,鬼片,你懂的。”

“唉~”張振一聲長嘆,可是馬上他又想到了一個辦法,“那這樣好不好?你的電影來台灣呢?”

我過不去,你過來就行了。

可惜,這也不行,因為台灣對大陸的跟香港的電影,那都是限制極多,對好萊塢的則是一點兒限制沒有。

去不了,但是,卻給了白實秋一個靈感。

“振哥,你有門路嗎?我的電影要是能去香港呢?”

“啊?這個好呀!”

張振一聽,馬上就高興了。

香港是個太好的選擇了,也許票房不會太高,可是兩個人之間主要是為了比拼一下,再加上,張振跟香港方面有很多的熟人,這個事兒他是可以幫的。

白實秋這是……絕對不算是利用吧,大家哥們情義嘛。

於是,這頓酒就白實秋請了,張振答應下來,盡力將你老白的片子給引入到香港去,而那個片子,就是《周大仙》。

倆人說的很是高興,但很快就提到了另外的事情上了。

“老白,很奇怪呀,這次關於戛納電影節的事情,異常的火熱呢。”

“哦?是嗎?”

“是呀,在網絡上我看到了許多的帖子,甚至就連美國方面都是在不斷的討論。”

“真的假的?”

“真的,這種電影節一般在網絡上的關注度,有是絕對有的,但並不會太熱烈,我看歐美的網站都喜歡單獨的討論一個影片,再說了,這才剛剛開始,現在就好多人在議論,誰誰能拿獎,誰誰的片子能進入競賽單元,真的好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