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這真的是《越女劍》?這才是《越女劍》!(第2/3頁)

“話說,演的真像啊!”

本來木小蜜出演阿青,這是榮信雙李特意安排進來的,目的很明確,就是想再周公子走了之後,她們倆再捧出一朵小花來,可惜啊,木小蜜命運多舛,在紅星演的戲,角色都是好角色,可惜這次又火了保強。

之前他就很火了,這次等於是火上澆油,落得了一個演技出眾的名號。

這可又能怪誰呢?

但,意見最大的還不是蜜蜜跟雙李呢,意見最大的是張航旗,他這個後悔呀,早知道他來演這個猿公公好了,當初演驢子誰知道他呀。

上哪說理去呀。

接下來這《越女劍》的發展就是圍繞著越國復仇。

文種這人很厲害,定出了九策,每一個都很鬼道,只是最後一個比較的難,那就是制造神兵利器。

也不是說多麽的牛逼,而是武器裝備得好,這其實就是《越女劍》裏主要的故事。

於是,幾個角色就重要了起來,風胡子,薛燭,他們兩個人是歐冶子的弟子,但出了好多的事兒,風胡子為吳王制造兵器,薛燭則說這不好,他們是越國人應該為越國出力。

後來,風胡子玩陰招,斷了薛燭的一雙手四個手指,使其不能鑄劍,但薛燭還是回到了越國,要出力幫忙。

事實上,這才是金大師寫《越女劍》這部書的真正目的,他想講的是愛國的事兒,而能看出來這一點,可真的不容易。

白實秋,他看出來了。

想要看清這一點,一定要對時間有所了解,金大師作品的時間。

《越女劍》成書是什麽時候呢?

1970年。

可是,這裏面有一個特別之處,那就是,1970年是金大師封筆之年,那一年的作品是《鹿鼎記》,可是,奇怪的地方就在於,《越女劍》這部短篇小說,不是單獨發行的,而是隨著一本書附贈的,但,卻沒有附在《鹿鼎記》之後,而是附在了《俠客行》之後。

《俠客行》成書在1965年。

絕對是特意這麽做的,而之所以如此做,這就一定有一個理由,這個理由是什麽?

1965年的前一年,1964年發生了什麽大事呢?

看到了這些,任何一個中國人都能懂,書中的風胡子跟薛燭都是越國人,歐冶子是越國人,可是,風胡子卻為吳國造兵器,薛燭被如此迫害最終還是回到了越國。

這說的是什麽事兒?

難道就只是兩千多年前的吳越爭霸嗎?

風胡子是指的誰?薛燭又說的是誰?

那武器又是什麽武器,只是普通的刀劍嗎?

當然的是當世的神兵利器,毀滅人類也不在話下的東西。

這個時間點,這些個東西擺出來,已經是很明白了,雖然金大師從來也沒說,但白實秋幾乎可以肯定,金大師是用武俠用愛情故事來做一個裝飾。

那麽,我們紅星的這部《越女劍》,自然就要沿著這個思路往下改編了。

風胡子跟薛燭這兩個角色之前就有出現,只不過沒有交代他們的故事,直到現在,薛燭回到了越國見到了範蠡,這才真正的說開了他們的故事。

風胡子是白實秋特意找來了王進松,這位老師演奸角那是很貼切的,特別是這陰陰的小眼睛。

薛燭則是找的黃勃,算是白實秋的愛將,而且他這臉,只要不笑,就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樣子,也很符合。

這麽老實的家夥,演個愛國者,應該。

前面就讓他們出現,這算是一個鋪墊,而如此這般處理的,還有一個角色,這個角色出場就給個字幕介紹,他是子貢。

白實秋特意找的何冰老師,這位實力派演員來出演。

很顯然,這角色也是重要的。

《越女劍》書中的故事展開,再配合之前種種的改編發展,許多的角色開始發力。

吳王夫差,被周結演的飛揚跋扈,此時年紀已經很大了,便做了蒼老的裝扮。

他還有夫人,由之前的寧中則劉敏滔來飾演,這個往後怎麽勸也不行。

勾踐的王後是王鹿丹,跟丈夫同甘共苦,可也知道丈夫的野心。

勾踐受盡了百般折辱,報仇之心越來越烈,一場大戰不可避免。

很快,越國大將靈姑勇,此人是靈姑浮之孫,率大軍與吳國一戰。

吳國打敗,這場戰鬥自然又是場面恢弘,血流漂杵。

夫差自盡。

戰後,一切又都變了,勾踐此人野心越來越大,範蠡看出則是避走,辭官而退。

自然的,這就是帶著西施歸隱,而阿青一見西施如此漂亮,也是心碎情逝。

《越女劍》到此也就差不多要結束了,最後的故事大家也是知道,飛鳥盡良弓藏,範蠡給文種的話,勸他也隱退,可是文種不從,最後,這位也被勾踐逼死。

這到了最後,大概的結局追劇的觀眾大多能知道,只是咱們這部戲加入了很多別的東西,比如動作戲,我們這是歷史武俠大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