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改名《夜食記》,老白的手藝(第2/3頁)

方賓賓一撩頭發,淡然地說道:“我已經加入4號了,我們家老白,怎麽了?”

我呸!

糖糖跟蜜蜜很想啐一口,吐死眼前這個臭不要臉的,但是,此時卻又來了個人。

“老白呀,哥哥我來了。”

這位一進來,大大咧咧的,也不跟老白客氣,他這臉又特點,特別的長,難看。

王千原嘛,不是他還能有誰。

“王哥,你來了就好呀。”白實秋算是得了解圍。

王千原哈哈一笑,“那是呀,在家鄉拍戲,我能不來嘛。”

他說的沒錯,這一次《夜食記》就是在沈城拍,白實秋一早就想的是拍烤串店嘛,沈城就挺好的。

籌劃其實很早就開始了,劇組在這裏找了一跳小街,一個小鋪子,盤下來,按照正常的小店來做裝修。

如此這般,一切都是真的,真的是一家小食店,當然了,白實秋的要求,外面還掛著一個幡,上面寫著兩個字,烤串。

其實,要說沈城的夜生活,或者這種燒烤店,也有好地方,就比如西塔。

西塔的特色是韓式燒烤,其實這裏以前是朝鮮人聚居區,以前有個有名的小吃,叫做西塔大冷面,想當年,白實秋小時候還跟著爺爺來吃過,爺爺騎著倒騎驢帶著他,那個時候吃這一碗冷面還要排隊,可吃的時候……一般一般。

算是童年痛苦的記憶吧,排了那麽久,結果他感覺很一般,爺爺很高興,說自己孫子長大了定然不凡,吃東西都這麽挑剔,不是一般人物。

反正在爺爺眼中,白實秋總是很好的。

現在那邊不光是冷面了,各種燒烤,還有平壤館,這可是朝鮮那邊來的,可是個不太一樣的食店哦。

這家小鋪子距離西塔近一些,地點的特征就是街道相對窄一點,這樣拍起來就很真實。

還真別說,裝修完了,小店起來之後,真有深夜食堂的感覺,只不過完全接地氣的。

其實,日本的《深夜食堂》有一個社會條件,那就是,當年啊,日本的稅制改革,一些個消費可以抵稅,即去吃頓飯什麽的,把發票留著就可以抵稅了,於是,有那麽一段時間,日本這種食店是非常風光的,消費非常的兇猛,深夜食堂也就是這樣才存在的,本身,這就是一種對往日的回憶。

後來的事兒大家都知道了,日本完蛋了,不光是經濟停滯不前,消費更是緊縮的厲害,特別是飲食消費,在日本的食店分辨土豪是很簡單的,一個顧客,如果一杯一杯的酒不斷的喝,那這個人一定是土豪。

日本食店裏的酒,是按杯賣的,一杯30人民幣起算,即500日元起,一般的職員也就是點一杯。

白實秋並不想拍這種回憶,他想的是拍出溫馨的東西來,至於往日的故事,那當然是有的,但我們的日子過的可跟日本不一樣,我們是蒸蒸日上。

完全照搬,真正撲街的原因恐怕就在於此,我們國內的情況,跟日本的情況是截然相反的,自然給人一種生硬的感覺。

“老白,你說說吧,哥哥我演個什麽角色?”王千原剛剛過來,很多事情還不熟,但沒關系,他都老演員了。

話說,王千原自己心裏也是有點兒想法,不知道怎麽地,就只要不跟老白合作,那他的名聲就弱下去了,他自認自己的表演沒有問題,對角色他都是走心的,但是,就不行。

其實,原因也簡單……長的太醜。

他自己當然不會完全的承認,只是覺得,形象方面還算過的去。

白實秋心裏有數,而且眼下他一看這個情況,再加上方賓賓,糖糖蜜蜜,再有一些個龍套,比如之前在《潛伏》裏面客串過的胖子,這家夥姓劉,胖子留。還有就是,王景琰這燈爺也有演戲的心,想客串,另外嘛,一起來的其實還有師師。

師師這姑娘挺有意思的,不光跑龍套,還幹一些個場務的活,這姑娘挺甘於平淡的,她這個人好像就是淡淡的性子。白實秋還看到,王景琰那家夥對人家挺上心的。

眼下這麽個局面,可以開拍了。

“王哥,你這樣,演一個道上的牛逼人物如何?”

王千原一聽,當下來了一句,“以前那個開超市的後來被斃的那位,以他為原型如何?”

這說的是誰呢?

聽說這位當年還扇過華仔倆嘴巴,只不過太囂張,開過超市,沒多久被斃了。

後來,白實秋還聽過一些個事兒,比如原先跟著他的一些個兄弟,樹倒猢猻散,可他們也得過日子,便倒騰起皮草來了。

這些個事兒,不能拍,不能拍……多好的題材呀,可惜不會給過審的。

“給王哥整一身兒貂。”雖然咱們不能拍,但是這個派頭可以整出來。

“嘿!真是我兄弟!”王千原高興。

買唄,這容易,再來點兒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