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風聲,不一樣的風聲(第2/3頁)

最關鍵的是,兩個人,一個是軍統,一個是共黨,她們還要互相試探,還要各種的來好似對決一樣的鬥智鬥勇。

比如傳遞消息,李寧玉曾經給顧曉夢下套。

這裏面寫的非常非常的……用白實秋來說,含蓄呀。

《西風》有八章,但說的是什麽?

顧曉夢是共黨。

就說了這麽個事情。

但是,厲害的地方就在於,一句這樣的話都沒有,甚至這樣的傾向都沒有,但,顧曉夢的各種掩飾跟自己說法上的邏輯性錯誤。

她真的沒有任何理由去舍命幫助一個共黨,可她就是這麽幹了。

以此來推理出來,顧曉夢是個共黨。

這是小說,這根本就是作者跟讀者之間互相猜謎,或者幹脆就是一場智力較量。

所以,白實秋脫口而出講出了這個答案,麥嘉能不高興嗎?

沒錯,原版電影劇本裏就是這樣的設定,但是麥嘉真的想不到,白實秋竟然一下子就能猜出來。要知道,這是一個證明的過程。

證明題嘛,答案我們其實知道,但需要這個證明過程。

白實秋稍微一講,顧曉夢的最大問題就是,她的故事太完整,太完美,太細節了,因為她當時的年紀已經是八十多了,一個這麽大歲數的老人家,還能對六十多年前的事情記憶尤新,這說明啥?

這只能是個故事,是她編出來的。

麥嘉聽後更是折服,贊白實秋這個家夥確實有兩下子。

實際上,在原著下部的《靜風》中,顧曉夢花了四根金條要了肥源的命,這就已經很說明問題了。

這不就是為了失去的同志報仇嗎?

可但是,就有人看不懂,非要把顧曉夢說成,她就是個軍統。

那這個事兒……

白實秋必須要很驕傲的說一下,就這部小說來講,網絡上都沒有如他如此解讀的,網絡上甚至更多的人都在說,電影把小說毀了,因為小說裏是國共合作一起智鬥日本侵略者。

網絡上真的是以這種論調為主的,就認為這是一個國共合作的小說。而至於原版電影,白實秋也看過許多的評論,說好的是肯定不少,但也有不少原著黨來罵,因為改了嘛,本來是李寧玉犧牲自己,傳遞了消息。

可是電影裏,卻變成了顧曉夢,很多原著黨根本不能理解這個結局,甚至大家都說,這是扯淡的,這是抹殺了國黨的功績嘛。

這是影射,妥妥的影射,不承認黨國在當年的抗日戰爭中的努力,你看,就這麽個幫助共黨的功勞都不給。

廣電!一定是廣電搞的鬼。

就這類的言論真的是比比皆是。

白實秋是經過了一番自己的研究,他反復的看過這部小說,最終跟麥嘉的智力較量裏,他應該算是贏了吧。

好吧,頂多算是個平局,但是眼下還有一個關鍵點,兩個人可以較量一番。

什麽關鍵呢?

倩倩知道,自己跟周姐之間的演技比鬥,還背負著一個使命。

怎麽把消息傳遞出去,告訴同志們,趕緊撤離!

這……

好像原來就是這樣的任務吧。

眼下不一樣,真的不一樣,簡單的來說,要跟原著裏不一樣,而且還要有邏輯,有創新。

而且還有一個最大的關鍵。

不能讓李寧玉這個角色,泯然眾人。

原版電影裏,最讓原著黨糾結的就是這個,我們的李寧玉同志,竟然平庸了。

這不行呀,絕對不行。

但原版電影的處理方式,實際上,是規避原著的內容,就是防著這幫原著黨呢。

要給大家一個驚喜嘛,所以,老鬼就換成了顧曉夢。

吳志國又因為這個角色……不行,這真的是局裏幹預的。

實際上,原著裏的吳志國也是軍統的,但這真的是個大反派,死咬李寧玉,甚至是用生命來指控李寧玉,後來更是自己的三房姨太太,兒子女兒全都壓上,指控李寧玉。

不行,局裏說了,絕對不能這麽拍,這麽拍這個片子就不能過審。

原因大家心裏明白,兩岸關系嘛。

於是,改吧。

吳志國也就成了我們的同志。

但還好,原版電影劇本裏,改的還是很好的,很出色。

那麽……

等一下,現在要讓李寧玉同志依然出色,這恐怕還因為……

倩倩就是白實秋的老婆嘛,他怎麽敢讓自己老婆的角色平庸化呢。

不然,這和諧美好的後宮還想不想要了?

更加的難了,怎麽辦?!

就看白實秋這個家夥的能耐了,和諧的後宮,他必須得搞出一個有特別新意的結局。

……

江小魚作為一個專業影評人,他對這部《風聲》絕對是要打高分的。

厲害!

牛逼!

白實秋的白小年已經是非常的讓他震撼了,雖然能聽的出來,白實秋應該是第一次使用了配音,但是這個角色的陰柔,白實秋那個煙酒嗓真的對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