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三體1》(二)(第2/3頁)

是物理學基礎理論的崩塌。

就好像楊冬說的那樣,不存在了,物理學不存在了。

因此她才自殺。

但這個問題怎麽講出來呢?

由警察史強?

或者小說裏的丁儀?

似乎,葉文潔也透露一些,這才更有意思。

果然,葉文潔便簡單的說了一些東西。

“小森啊,看來你最近接觸的基礎科學信息比較少……”葉文潔慢條斯理的說了一些關於科學邊界的話,而這就讓兩個人產生了共鳴。

“科學邊界?那個……我最近接觸了一個叫申玉菲的女人,她是個日籍華裔科學家……”

引出了申玉菲這個人物。

包子看到了這裏,她覺得並沒有什麽太厲害的東西,只是感覺到,劇情的推進速度比較快,但也僅此而已。

要知道,剛剛在審訊室裏,鏡頭的運用是跟之前的那個《作弊》有些類似的,就是從史強跟常偉思兩個人的臉上能讓人明顯的感受到壓力。

這是電影的張力,很是厲害,可是要知道,這樣的手法會占用相當的時間,現在,電影開始並沒有太久,可是一出撲朔迷離的案件,引人入勝的出現了。

那個組織到底是怎麽回事?

科學邊界是怎麽回事?

跟楊冬的死有沒有關系?

可是,葉文潔並沒有說的太清楚,這也是正常的,只不過,在汪淼離開之前,畢竟汪淼的借口是來拜訪已故的老朋友的母親,他沒辦法跟一個這樣風韻猶存的女人待的太久。

這時,葉文潔給了汪淼一個忠告,“盡量離那個女人遠些吧。”

書裏有這個台詞嗎?

原著黨都知道,肯定沒有,可為什麽會安排這個台詞呢?

原著黨們都非常的滿意!

為何?

因為這一句台詞,讓原著黨們都知道,這展現了葉文潔的矛盾心理,或者說是她想要做點兒什麽的心理。

這一句,其實是照應著後來葉文潔跟羅輯的對話,要知道,在這次對話裏,葉文潔多少透露了一些‘黑暗森林法則’,而這個動機,其實跟此時對汪淼說的,非常的切合。

就一句簡簡單單的台詞,就讓原著黨們高潮了。

想不到,絕對想不到,而接下來,劇情的發展就更快了。

“你是汪淼?”

“你是……”

“我叫丁儀。”

楊冬的愛人丁儀出場了,而這個角色,白實秋找來了黃博。

為何是他呢?

可能是因為他的形象跟外貌,比較符合老實人的感覺吧。

沒錯,白實秋在這一點上,他自己就總是說自己是老實人嘛,所以,看的還是比較準的。

丁儀在書中的感覺,就很有老實人的氣質。

那麽,打桌球的戲碼,就來了。

這一段,是必須要拍出來的,因為這個用桌球來比喻加速對撞的結果,也就是每一次的試驗,條件相同,但結果不同,這是很重要的。

這其實就是量子力學,這其實就是證明了薛定諤的最大貢獻,那就是,物理學上的不確定性。

說本來,我們人類都是覺得,什麽事兒都是確定的,總是有對的,總是有錯的,總是那樣的,總是這樣的。

可不確定性就告訴大家,其實,這個世界,沒什麽是確定的。

也就是,隨機論。

隨機論一直都存在,只是以前很少人來支持這個觀點,更多的人是決定論的擁護者,直到後來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發現許多的東西用決定論,也就是‘一定’這種理論是解釋不了的,隨機論才開始真正的厲害起來。

一直到這種對撞實驗的真正可行,才最終確認,沒錯,量子力學,在微觀的範疇裏,不確定才是真理。

從確定到不確定,這是質的飛躍,從決定論到隨機論,這也是質的飛躍,這都是人類看這個世界,也就是世界觀。

而這些,被大劉給化用在了小說中,物理的基礎崩塌了。

丁儀跟汪淼兩個人說的這些,這一段劇情相對輕松,但很快,劇情就又緊張了起來。

數字,數字。

“醫生,我這是什麽病?”

“飛蚊症啊。”

“啊?”

“那還能是什麽?”

汪淼總是能看見一些個數字,這分明就是倒計時,可關鍵就是,別人看不見,簡直讓他……很恐怖的說,遇見鬼了一般。

這一段,其實搞笑一些嘛。

原著黨都知道,這其實就是智子做的一個忽悠人的惡作劇。

但,這個惡作劇是有作用的,申玉菲找到了汪淼,汪淼說了這個數字的問題。

申玉菲,糖糖嘛。

糖糖這壞女人的屬性又被利用了一回,白實秋這家夥也太壞了一些,唉~

申玉菲當然就給汪淼下套了,她說這個數字可老厲害了,而且……

“在宇宙中也行?”

“你可以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