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站在巨人的肩頭自然看得遠(第2/3頁)

白浩南只能贊嘆:“隔行如隔山,我也就會打個槍,開個車。”

李海舟嘿嘿:“認識到這點就不錯了,有些人以為自己打槍打得準就天下無敵,打仗哪有那麽簡單,光是我說的那個到地上爬戰術都得練好久,到了……就前面那個村子。”

順著公路過去首府還有十來公裏,按照邱澤東的說法剩下都得走山路,因為轉過山口就有工事檢查站,沿著不太可能全面封鎖的山間密林穿過去,自然就能靠近首府,然後再選擇拍照的方式和時間。

這次明顯還安全些,靠近村落邊的時候,有流浪兒一般的少年跳起來做手勢迎接,搶著到前面掀開用破舊噴繪布遮擋起來的破屋棚,車輛分別開進去躲藏,恐怕連美國偵察衛星都沒法發現這種隱藏方式,在足球隊訓練過的少年看見白浩南自然是熱烈又激動,可能上過戰場格外容易讓人有恍若隔世的味道,白浩南對迎出來的三個少年挨個擁抱,他本來就高大很多,這種寬厚的胸膛讓少年們更有點淚目,所以白浩南也不著急走,看李海舟帶人搬運彈藥,修整裝備,自己分別跟聯絡點的幾個人聊聊,口糧補給其實都靠後面輸送,但現在手機信號沒那麽好,再匯報消息就要靠近城區,一個衣衫襤褸的流浪少年帶著一部破直板機靠近也沒什麽問題,就怕遇見傷兵遊勇,前兩天有人被流彈傷到,送回小鎮了。

白浩南不敢隨便許諾,更不會吹牛皮欺騙,只能提醒他們注意安全,輪流值勤,回去以後在小鎮肯定會有好的待遇,自己也隨時都會關注他們,少年們比他輕松得多,還拿出足球來展示,平時反正都是爬山瞭望觀察,沒事兒還能幾個人踢踢球呢。

特種兵們看見彈藥藏匿完畢就不耐煩的催促趕緊上路,趁著天黑之前抵達拍照取證之類以後就能連夜返回,這是最簡單最安全的。

白浩南拍拍少年們的肩膀,背好自己的步槍就和這十多人的小隊一起上路了。

除了五名緬軍特種兵,其他年輕士兵都是李海舟這段時間越帶越順手的幾個家夥,相比之下足球少年們普遍更適合承擔盯梢打探的任務,真正論到突襲穿插戰鬥還得從年輕士兵裏面挑選,拆開三個人分頭背負幾斤重的部件,其他人連白浩南在內每人都額外帶了兩發迫擊炮彈,現在李海舟無比喜歡這玩意兒,不知道是不是他血液裏就流著爆炸的因子,據說無論是攻堅還是突圍,他已經到了動不動就會來幾發的癡狂地步。

特種兵們當然不參與這邊的裝備分擔,不過他們的東西也不少,除了長短槍裝備,基本都是一個大包帶三天飲水給養,子彈量大得多,有兩個還額外背負狙擊步槍和軍用電台,加上每個人都有的單兵電台,好像還有兩部衛星電話,再有掛在屁股上的鋼盔,重量其實比野路子的家夥們大不少。

穿過村落進入密林以後,邱澤東非常嫻熟的在前面帶路,這也是他這次參與的主要任務,要進入首府恐怕沒誰比他更熟悉各種路線了,士兵們一路上還得輪流上前揮舞砍刀劈開過於茂密的植物開道,畢竟在這樣水分和陽光格外充足的熱帶雨林,稍微一段日子沒人走,山路就會被重新淹沒,只有阿達貼著地面走才沒那麽吃力。

當然這也給大家增加不少心理安慰,完全不用提心吊膽有人伏擊。

特種兵千裏萬裏挑一的素質體現出來就是這樣的山路攀爬,一聲不吭,堅韌得像石頭,他們的傲氣是有根源的,白浩南這邊也普遍不錯,就兩個後來補充的年輕士兵走了兩小時後就有點體力不支,邱澤東指前面:“再堅持下,翻過那裏就能俯瞰首府,整體休息準備下一步行動途徑。”

特種兵們沒表示反對的加快步伐,只有白浩南這個名義上的總指揮,居然過去幫小兵接過步槍來自己扛,還把已經在吐長舌頭的阿達抓起來放到幾支背上步槍形成的間隙裏面背著走,論肺活量跟耐力,恐怕他才是專業的,負重越野還有點新鮮,有興奮劑加成的作用,邱澤東又忍不住多看幾眼。

這密林中的山路就是看上去一點點,實際上都要走很久,起碼又是半個多小時以後才抵達山脊,不需要刻意隱蔽,濃密植被都得撥開些才能眺望遠處,其實已經很近了,仿佛就在山腳下。

白浩南也第一次看見莊沉香他們口中說了很多次的首府,呃,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可能國內他見過的鄉鎮都能媲美這裏的建設規模。

就是一片連綿起伏的山區裏有條小河,恰好在這裏有點比較平坦的空地,於是就形成盆地底部的城區,往北十多公裏據說就是中國邊境線。

和莊沉香的小鎮類似,高層建築屈指可數,而且都集中在最中心的區域,可能就是個十字街道口作為整個邦首府的核心,再以這裏向周圍擴展,而且是毫無規劃性的擴展,哪怕白浩南這種從來沒有城市建築概念吃身體飯的家夥看了都覺得亂七八糟,特別是那種藍色波紋鋼板大棚搭建的建築,在國內可能是廠房臨時用途的過渡性感覺,在這裏卻隨處可見,於是整個城區就鋪得很開,就像一張盡量攤平的雞蛋餅,也就中心區域有點城市味道,當然現在灰暗得很,還到處都有黑煙滾滾,偶爾還能聽見零星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