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出得淤泥,方顯蓮花潔(第2/3頁)

如果說最開始招募新兵只能用每月幾百塊錢來吸引本地人,慢慢隨著新特區完全不一樣的氣勢出來,成天宣傳特區聯軍為了這片安寧的戰鬥片在特區自己的電視台上播放後,很多特區年輕人,甚至緬奠國內的年輕人都過來參軍,保衛家園的和平。

曾經在緬奠國內被稱為內地,北部這些邦進入內地必須要持有通行證的狀況,現在特區已經完全廢除,已經實打實的成為內地的一部分,就憑這點歸屬感也能讓很多本地年輕人投身到保衛自己家人的戰鬥中,所以白浩南這邊人是不缺的,主要是訓練體系跟不上。

只有真的帶起兵來知道,之前洪登中將說的要讓士兵變成精兵,能打仗能聽從指揮的強兵,有多難。

在訓練場上練得再多,站到戰場上才知道慘烈。

下車進入山區的第一幕就是成片的屍體,正在被搬運!

據說一個連隊固守陣地四天四夜,在對方迫擊炮和上千兵力的數十次沖鋒進攻下,僅存十六個人奉命撤出陣地,連排長全部犧牲,機槍排死亡慘重,技術兵種一個不剩,所有人都帶著遍體鱗傷的包紮,但站在路邊對帶隊過來增援的白浩南全都能掙紮著起身敬禮,有些人還能喊出老爺來!

這都是新兵訓練營大家對總指揮的稱呼,哪怕來自內地的年輕人也很喜歡這個有點親切的稱呼。

其實軍方已經幾乎把所有陸軍營撤走了,留下裝備交給了不斷更新的特區聯軍,雖然很多連營長都是軍防區派過來的人,但一撥撥培養出來補充進各個連隊換血的全都是白浩南帶出來的人。

一身軍裝,防彈背心和戰術墨鏡的白浩南有回禮,但毫不停頓的繼續前進,阿達對到處充滿血腥味的戰場也習慣了,深一腳淺一腳的跟著,光是看看這一大一小的背影,不光那些被嚇得臉色發白的新兵能趕緊跟上,連換下來的傷員們都有想跟著再走上去的沖動!

又經過一條小河,淌水就能走過去的小河,因為難得有些開闊地帶,對方也曾在這裏組織過強力沖鋒,甚至能從公路上用火炮跟火箭炮成片的炸,所以能看見這一片樹林被炸得好大一塊面積都是禿樁,岸邊的土翻了好幾層,曾經在這裏駐守的一個排,全都死了。

阿達在這一帶轉悠得比較密集,好多樹樁都靠上去使勁嗅。

是邱澤東給白浩南這樣介紹的,他本來可以留在參謀部的,但白浩南走,他也跟著去前沿指揮部,畢竟前後方有兩百公裏路程距離呢。

再往前就全都是叢山峻嶺,大點的迫擊炮都沒法運進來,加上樹林密集,所以這一帶全都是肉搏戰,往往都是一兩千人的敵軍在外圍迫擊炮的支援下,分成若幹小股猛攻,只要有一點空隙,就能以密集隊伍沖鋒,然後做錐形深入。

這時候就能看出來為什麽訓練有素的隊伍才能有戰鬥力了,普通人光是站在槍炮聲中肝膽俱裂嚇得要死,只有強化訓練過的軍人才有勇氣和力量站起來向前進,還要有能配合組合的意識,知道不是盲目的亂開槍,知道隊形和方位的調整,這樣的軍人,已經算得上是好兵了。

李海舟臉上就沒有懼色,白浩南在訓練營呆了這麽久,他卻每個月都要帶著行動隊上來輪戰,因為幾乎所有隊伍都開始換成後期批量培訓的本土聯軍,所以行動隊員們中間稍微有點戰鬥力突出,都會被補充進連隊做班排長。

逐漸行動隊也就轉變成了肩負特戰作用的警衛連,大多數是參與突襲之類的主動小戰鬥,讓李連長小傷不少但命無恙,現在殺氣騰騰的走在白浩南前方回頭:“老宋說兩萬人就是他們兵力的極限,但眼前已經消耗過半,確實支撐不了多久了,堅持就是勝利!”

老宋就是那個腿被炸斷的俘虜,最後是李海舟和邱澤東悄悄把他送回新城那邊想辦法回國的,走之前倒是全面的把關於其他邦的軍事情況做了陳述,這也對邱澤東制定作戰計劃有相當大的幫助,最主要就是有兩個營是他和李海舟這樣的雇傭兵,但實際上裏面真正有經驗的國內退伍兵不算很多,幾十個而已,其他人大多還是在國內混不下去,走投無路的亡命之徒、軍事愛好者或者追求刺激的人,就這兩個營也在不停新建又解散連隊,實在是開小差偷跑回國太多,大多懵懂無知的外來青年都是沖著當雇傭兵的神秘色彩,以為這裏可以恣意享樂,順便發財,所以九成的人呆不到一個月就跑了,於是達號們在這邊也得不到信任,嬌生慣養就是這幾個邦對達號的代名詞。

老宋這樣憑借過硬戰鬥力成為核心戰鬥成員的非常少,大多還是本地人,特別是那些傳統軍閥世家的子弟才能當上領導。

白浩南當然就是奔著這個堅持勝利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