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高度不同,所見不同(第2/3頁)

一個月時間,羅馬裏奧和小羅跟國內這家青少兒訓練營產生新聞的熱度已經慢慢褪下去了,期間其實有好幾家足校訓練機構打來電話甚至來人希望談合作的,白浩南自然是婉拒了,但平時每天都有不少家長擠在外面陪著孩子看,哪怕走了不少孩子和家長,後面又陸陸續續來了不少,哪怕訓練營已經不招收孩子,下次請早,還是有很多家長和孩子看得津津有味,每天都有新來看熱鬧的,很多還是被呼朋喚友的叫過來看這個不一樣的訓練營,和那些一門心思就為了賺錢的足校大不同。

所以隨著訓練營接近尾聲,就像畢業展覽會試一樣,提前一周把宗明杯青少兒足球賽的廣告牌橫幅之類張掛起來,允許孩子們自由組合隊伍並且給球隊取名。

這就熱鬧了,哪怕是學齡前的孩子,現在也跟白浩南他們那時候四五歲啥都不懂區別很大,動畫片、英雄鬼怪人物、玩具甚至家鄉地名都會成為隊名,有些還明顯是家長幫著取的,總之四五十支人數不等的隊伍分成學齡前後兩個組別在最後一天就展開了浩浩蕩蕩的比賽。

雖然不算太久的日子,但也確實能見人心,訓練營教導認真耐心,沒有唯利是圖的態度獲得了家長們的一致認可,甚至猜測訓練營這麽搞到底是什麽目的,已經成了外地家長們聊天嘮嗑的八卦之一,那些把孩子交給訓練營住宿的家長也趕過來接孩子了,再加上訓練營設在市區的辦公機構一直是本地足球孩童跟父母去得比較多的地方,所以都集中在這一天來參加這個盛會般的比賽日。

也是白浩南跟卡拉他們從實際訓練中總結出來的時間長短,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還是不能過於上強度,上下半場各十分鐘的比賽,已經能讓孩子們充分體會到比賽的感覺,特別是這麽多人圍觀的感受。

四塊場地八張球場邊擠得那叫一個水泄不通,甚至比當初訓練營開營之前還要擁擠,畢竟當時是亂的,到處都散著家長孩子,現在各自家長都在各自的場地邊,外面來參觀看熱鬧的家長孩子更好奇熱烈,哪怕很快暑假要結束,幼兒園和小學都要恢復開課了,萬一又要招收新的訓練營呢,這種免費培訓鍛煉身體的機會,對於望子成龍的父母來說是個值得爭取的好事。

所以這些學齡前兒童球員,還沒到過學校,就已經試著在百眾、千眾矚目圍觀的場面下登上球場比賽了。

看得出來有些孩子還是緊張膽怯的,走出場周圍立刻掌聲喝彩一片的陣仗嚇得有倆孩子掉頭就跑回去,再次引發陣陣笑聲。

不過在訓練營的變化也是非常明顯的,這點從那些成天跟著看孩子訓練的家長口中就能得到證實,起碼這些絕大多數從來沒有正規接觸過足球的孩子,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耳目一新的球衣雖然大多數穿在孩子身上都有點好笑的偏大,但是整齊的服裝鞋襪,足球鞋都帶著激動的光亮,就像這些孩子的眼睛。

連續玩了一個月的遊戲,而且還是自己取的隊名和選擇的隊友,平時體會到的那些踢球樂趣在這一刻好像終於轉化成了對勝利的渴望,幾乎每塊場地周圍都能聽見這些孩子扯著稚嫩嗓子叫喊同伴的聲音,單憑這點就讓其他孩子跟家長羨慕不已。

好多四五歲的孩子還習慣於撒嬌撒潑吧,這些踢球的小不點已經儼然有自己的社交運動了,再看看他們場上的動作,雖然從未傳授過戰術配合,但打得多了,天天都在專業教練指導下,基本的站位分工已經成了本能,竟然有板有眼的能看得出來點配合的意思,當然更多還是孩子們自己腳下的技術,天天玩傳球、盤帶、顛球終究還是積累下來不少身體記憶,那些還很小只的身板也能做些似是而非的動作,看得有些家長都激動了!

其實訓練營還真沒拔苗助長的思路,根本沒上量上訓練計劃,就是熟悉球、熟悉比賽的感覺,也許跟南美非洲那些國家的街頭足球氛圍差不多,只是在中國,這麽大的孩子已經開始被督促著上各種興趣培訓班,就連這足球培訓班的熱衷家長都這麽多,大多都是帶著功利心來的,還奇怪這些教練在比賽的時候怎麽不特別一一指導,盡是笑眯眯的站在場地邊小板房二樓看熱鬧。

白浩南只是想讓孩子盡量回歸點原本踢球的快樂,也是為了讓自己探索下少兒足球最低年齡的底線到底在哪裏。

所以這些學齡前兒童的比賽中,好多家長都在拿著手機拍攝,驚喜的看著這一個月來孩子頗為脫胎換骨的變化,更皮實更長大的感覺。

當然,勝負也來得特別快,二十分鐘一場的比賽,經常有出現六七比零的比分,哪怕完全處在同一起跑線,踢得好的孩子集合到一起碾壓其他人這也是家常便飯,輸了就被淘汰,場邊扯開嗓子哭的孩子又比比皆是,不過哪怕是被淘汰了,也能得到一枚沉甸甸的金屬獎牌和培訓證書,人生中也許初嘗失敗滋味的孩子又莫名其妙的戴著獎牌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