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雨水澆綠孤山嶺(第3/3頁)

所有家長也一起見識了白浩南的教練形式。

安紮下來第二天一早的早訓課之後,白浩南卻是在會議室裏面帶著近四十名孩子開會。

而且是把桌子圍成圈,所有孩子都坐在周圍看他在白板上評述,陳素芬當記錄,查爾斯和助教們擔任協助。

沒有紙筆,沒有錄像,就憑白浩南那張嘴和他的記憶力。

首先復盤當初七小和林城小學的比賽,雖然時間算是前天了,但在白浩南的提醒下,似乎所有孩子都能逐漸開始回憶起賽場上的細節來。

林城小學的孩子們顯然是熟悉這一套的,白浩南講述當時誰誰誰怎麽打的時候,其他人都敢發聲提醒,甚至有提出說當時應該怎麽來的。

七小的孩子,包括他們的家長都有點懵,起碼半小時內都沒法跟上節奏,哪怕是成年人。

因為這需要有足夠的思維想象力,起碼能在腦海裏構建出當時的場面,還能想象換個打法,傳球給另一個人該怎麽樣。

孩子們的記憶片段如果有偏差,其他人就會指出來,遇上各執一詞的時候,往往是白浩南來裁決,說當時確實是怎麽怎麽,如果怎麽可能會更好點。

開始本來只打算探頭看看兒子坐在桌邊狀態的樊尚澤肯定很意外,後來幹脆抱著手臂一直靠在墻邊傾聽,其他家長大多也是這個態度,當然也有感覺把孩子給了教練,就約著在其他房間打牌消磨時間的,對有些家長來說,就是陪著一起,僅此而已。

馬兒其實也沒參加過幾次這種課程,全程坐在角落專注傾聽。

陳素芬找了個簡單的辦法,打開攝像機拍攝錄音,自己就能拿著新的蘋果手機到處用各種造型拍所有人。

有見識的人,才能意識到白浩南的這種做法,已經不僅僅是個足球教練了。

確實是在引導孩子們學會思考,而且是講究精密思考的空間想象力。

輸的那場比賽,白浩南雖然沒看,但孩子們自己復盤了,三四名決賽也復盤了,連七小的孩子們都能跟著參與進來,順理成章的開始總結原因。

期間還不停的有當事人自己鉆過桌子到圍起來的中央演示,兩三個孩子煞有其事的拿個球重現當時的場景。

其他人探討。

這種以孩子為中心,通過問題來學習,打破傳統訓練只是要求反復枯燥練習技術,更講究懂得思考的教育方式,培養出來的少年會變成什麽樣?

反正樊尚澤是有點激動了。

當然馬兒更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