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總有一個角落,是留給自己的遠方(第2/2頁)

李琳臉上根本藏不住秘密:“哎呀,哪有搗鼓什麽!”說著連忙慌亂的跑了。

白浩南將軍:“現在快遞這麽發達,補品什麽的寄過去,我明天自己回去,你安心休息下。”

跑得跟個兔子一樣的李琳差點把自己絆翻,這讓白浩南真是忍不住想象這運動神經超不發達的傻妞跟陳素芬、郭咲咲肯定有天壤之別,想著就給自己一小巴掌,快速和訓練場上的教練組道個別,帶上孤零零的南山驅車返回醫學院集訓地,相比復雜的商業,白浩南確實更喜歡待在一切以比賽訓練為主的隊裏。

但和他比伊莎可能就是另一個極端。

這兩天私下也聽她講了講,她終於完全搞明白了足球俱樂部的衍生產品體系是怎麽回事,可不是她最早以為的球衣那麽一丁點東西,而且這段時間各訓練營包括外教也在反應,她搗鼓來的那些贊助球衣質量並不怎麽好,於嘉理聽到風聲甚至認為有點配不上宗明足球培訓集團這個未來的大型產業,伊莎有點危機感的反思不是便宜就能搞定這個事情的。

所以最終發現這個衍生產品包含了從場上的球衣、訓練服到場外T恤、套頭衫、睡衣、鞋子、圍巾、帽子、手套、襪子甚至運動裝以外的時裝,各種行李箱包、手提袋直至球鞋,然後再擴展到家居、廚房、臥室、辦公用品、印刷品海報,最後還有鑰匙扣、吉祥物、玩具、禮品等等一系列玩意兒。

這種在國際大牌俱樂部可能才會有死忠球迷消費的衍生產品市場,聽起來很美,在國內哪怕超級聯賽職業俱樂部都很難發展起商業規模來,以白浩南的經驗,藍風俱樂部幾乎從未在這塊上面賺過錢。

因為很難有球迷為此買單,中國足球觀眾還沒有積累起大量的正版衍生產品消費意識,更不用說中國隨處可見的山寨假貨,沒人願意買俱樂部授權的高價衍生產品,沒人會認為自己買一件比市場價多付出錢的球衣就是在支持球隊發展。

可恰恰宗明足球訓練營可以。

因為僅靠本身的青訓球員和各種走訓愛好者就能形成巨大的消費群。

曾經的訓練營也做不到,光憑江州、蓉都兩三個訓練營幾百個孩子,還很難形成消費市場,但現在隨著各地的加盟訓練營增加,每個點就是起碼兩三百的孩子,每個孩子從頭到腳,從賽場到學校,從書包到床單,從水杯到毛巾,外加他們的父母、同學、朋友會形成巨大的周邊消費能力。

幾十家訓練營,這就是近萬人的消費量,假若按照於嘉理做大做強的理念,未來發展到數百家,甚至像三四五線城市看到的那種加盟店發展到極致的幾千家呢?

這個產品消費量對比下,以喬瑩娜周邊明星產品起家的風鈴神畫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

更主要是伊莎形容自己過去五年一直在做服裝網店,簡直就是為白浩南現目前的狀況做準備積累,她以前所有的外包生產、物料采購、自身設計文宣功能幾乎完美對接,可以說去年都還沒意識到這個市場有這麽大,現在她得重新把這塊全面的做起來,成立宗明訓練營的網店商城理所當然,接著每家訓練營開設專賣店又是順理成章,還是很難遇見競爭對手的獨門生意!

國內的山寨貨都沒法插手進來,因為所有內部球員穿什麽買什麽是俱樂部自己安排的,誰敢穿著假貨在訓練營上課?

所以這一切都需要到桂西跟於老板面談條件。

在談生意的時候伊莎也沒什麽尊嚴,她現在立志要把這個事業做起來,而且還想依托自己的家鄉來做,要從自己的縣級市那裏汲取到最大程度的政府支持,這也需要到桂西找於嘉理討教經驗。

具體的商業計劃伊莎都不稀得跟白浩南詳說了,用她自己的形容就是白浩南給她打開了平台,跟隨於嘉理漲了見識,但最核心的還是自己有眼力有頭腦。

她心裏清楚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是啥。

白浩南對這白臉小狐狸的核心競爭力到底在哪裏,根本就一頭霧水,但這個妞從來不依附於男人的族群習慣倒是很讓他豎大拇指。

南山單獨跟隨父親陡然來到個全新的集訓營也沒什麽不適應,這家夥好像所有的心眼都被母親帶走了似的,有點憨。

白浩南西裏呼嚕的帶著他一起吃過晚飯,到健身中心去視察代表隊的晚間體能訓練,以前他這會兒不是去了喬瑩娜那,就是跟郭咲咲鬼混去了,現在陳素芬不在,只能頂上來值班。

五歲多的娃就跟著當爹的到健身中心練體能,關鍵這傻不拉幾的孩子還挺歡喜!

結果父子倆一模一樣的打扮,立刻就被花枝招展的護士們圍住了。

其中還不乏老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