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高智商的對話(第2/2頁)

丁丁這樣才華橫溢得有點漫出來的家夥,甚至要被限制個人發揮,比如把個人溶於整個隊伍之下,才能得到穩定的上場時間。

至於老董這個實際上的樞紐核心,更不起眼。

白浩南骨子裏的功利,正好契合上了現代足球最流行的趨勢,密集防守和就地反擊。

高等級的防守反擊。

從球場任何一個角落只要拿到球,就立刻展開的防守反擊。

只是比那種龜縮防守,被打得欲死欲仙的好不容易拿到球,立刻兩三個人碰運氣般沖出來反擊,顯得氣勢恢宏多了!

不是內行都看不出來他其實打的是防反。

說到這裏,提到龜縮防守,是不是想起來曾經的藍風隊,那支白浩南跟隨沉浮了十來年的球隊,一直都這個打法,白浩南已經看得無比熟悉,對其中利弊心中了然多了!

江州隊的時候他曾經就想這樣打,但不得不承認,部分位置不夠支撐這樣的打法,兩三個位置不足,就打不起來,集訓隊一開始只打算在江州隊基礎上補強,誰知道來了國青隊的一幫家夥,從均衡實力上來說,平均都要高出大學生球員的一幫希望之星,終於給了白浩南這樣的可能性。

現在就到了檢驗成果的時刻。

這場比賽出彩的竟然就是王昕彤和曼巴。

本來王昕彤是替補腿部受過傷的曼巴出陣的,白浩南索性雪藏了曼巴這個主力,就是等到別人想不到的時候出來。

現在兩人一左一右在老黑兩翼,曼巴瘦高靈活,王昕彤勻稱敏捷,共同的特點恐怕都是高智商。

足壇裏有技術無輸出的球員比比皆是,各大頂級聯賽的頂級俱樂部都多,譬如著名的曼聯四大暗黑天王,其中的那張窗戶紙正是球員的閱讀能力。

學生時代無論學中文還是外語,都有閱讀理解的題目,這種題練習的就是對一段文字閱讀以後,找到其中的中心思想,簡化出主要內容,再闡述表達核心。

球場上同樣。

有人說中後場容易出閱讀比賽的高手,就因為他們向前能看見大部分賽場,能看見大部分雙方球員的行為,慢慢會養成閱讀比賽的習慣。

白浩南就屬於強迫在復盤之下必須上半場旁觀閱讀,下半場身處其中閱讀,這給了他不停換角度的習慣。

而大學生球員,在這個單項上有無與倫比的優勢。

曼巴和王昕彤相互照應著不停大聲叫喊,內容竟然是:“嘿!崩沸了……凱子崩沸了!”

凱子一臉的生無可戀!

“動能定律加受外力的合力,左旋!”

回追的栗征一臉你特麽的在說什麽?

中間的老黑反正滿臉習以為常的憨厚笑容,老子聽得懂,但不參與的神情。

不知道是為了減壓,還是讓自己更容易專注,自打這倆搭档以後,就經常用這些極為拗口的術語相互喊!

物理專業學霸還會回答:“再加上引力吧……”

於是平京理工大專業的王昕彤高高躍起,用一個輕松自然的姿勢在空中把球卸下來:“還真是……”

德國球員本來聽不懂他們的內容,但覺得這倆中國人就是神叨叨的表情特別自如,曼巴補個刀:“我還會點德語……嗨,你好嗎?”

這下德國球員都是一臉什麽鬼操作的神奇反應。

也許這就是高智商的優勢,輔修了心理學的王昕彤還會提醒:“別想著獲勝,獲勝就會自然到來……”

簡直特麽就是在念咒語,老董都啼笑皆非的遠離這倆。

但顯然有了不慌不忙的前壓後衛線,當進攻發起點是在後衛線,他們前方就有很多的選擇,特別是前方有三四個人都是以傳接球為主要工作的進攻前衛,念念叨叨的高智商後衛在選點的時候,竟然還會簡單排序:“最新老征排第一……凱子第二……”

“好咧!”

當其中一人在拿球的時候,另一個自動變身為臨時程序員,拿出多個變量選擇,還即時更換選項!

接著再不停分析對方球員,和白浩南的分析截然不同,他們是計算機式的:“這前鋒變量選擇不足,容易產生冗長慣性!”

“別靠近那個邊鋒,他的步頻速率太快,容易改變節奏,加強容錯……”

白浩南都只能一臉你們特麽說人話好不好?

這一切都被場邊的拾音器和攝像機位給錄下來了。

把電視機前的中國觀眾笑得前仰後翻,又覺得新奇無比,這就是大學生足球?

邊踢球邊討論代碼?

但這麽打就是有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