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0章 後記(第2/4頁)

其實從白浩南踏入甲級聯賽的時候,他就這個思路,球隊跟俱樂部不是為了奪冠為目的,而是提供更多職業比賽機會鍛煉新人。

江州隊在甲級聯賽的第一年不過是時勢造就的結果,才快馬加鞭的第一年升超,那就索性建立三級聯賽隊伍,全面培養吧。

賣出去的球員不光是為俱樂部、培訓集團的青訓籌措資金,更多是把他們熟悉的心態傳播帶到其他俱樂部,所以老董他們與其說是被賣掉,不如說是撒到各處的種子!

就像今天,老董同樣穿得很正式,目光復雜的坐在第一排的另一邊,經常偷偷看白浩南,好久都沒有這樣近距離看見狗頭了。

四年下來,江州俱樂部一共向兩級主要聯賽輸送了57名年輕球員,現在已經成了常態化,其他俱樂部知道江州隊不是來爭冠軍,就是做買賣的,每個賽季都盯著江州隊的發揮,誰好買誰,蓉都隊、桂西隊都是一樣的情況,這倆輸送得更多。

價錢還不貴,市場上的明日之星曾經飆升到五六千萬一個,白浩南這裏幾百萬就行,球員工資給高點。

這反而促成了其他俱樂部放棄偷挖拐騙,因為家長球員獅子大開口的簽字費也水漲船高,到頭還要面臨打官司賠錢,還不如按照程序買,這麽便宜的。

三年時間,硬是把全國年輕球員的泡沫價格壓下來!

這樣的情況下,誰敢接手蓉都?

就好比接手一家中學,學生都是要畢業的,自己又沒有生源,重金買個空殼子來,等著降級得罪領導麽?

所以三家俱樂部的格局慢慢固定下來。

這反而又促成所有立志於想打出職業身價的年輕球員,趨之若鶩的到白浩南手下鍍金!

栗征就是其中的典範,在國青隊裏呼風喚雨,回到一線隊能上場的機會很少,第二年不惜停訓罷練的自己掏錢買斷自己合同到了江州,也為江州隊保級立下汗馬功勞,同時讓自己第三年被高薪買走成了強隊主力!

宗明系的三支隊伍,能夠有效點撥年輕球員,更主要是敢於給他們足夠的機會去展現提升自己,這樣的俱樂部哪個青年球員不想去?

金字塔狀的青訓球員結構,在白浩南運作的前後七年時間下,也已然成型,五百二十余家培訓營,兩萬多名接受過青訓教練資格認證的年輕教練,超過三百萬在宗明培訓營接受過半年以上培訓的孩子,這個數據比教育部那個一千二百萬的少兒球員靠譜多了。

雖然還遠遠不夠,但顯然這條路才是正確的。

現在總領青訓到職業球員轉換這個渠道的體育總監,連續三年拿全國最佳,確實是實至名歸。

提到陳素芬,再知道她父親是誰,圈內人也就心下了然了,反而很少嚼她跟白浩南的舌根。

一身銀色短裝禮裙的彤彤,作為當紅藝人,陪同國家電視台的著名主持人梁皓站在台上宣布了這個習以為常的獎項時候,陳素芬完全是帶著輕描淡寫的態度拿下來,獲獎感言就是:“我有三胞胎的兒子,今年也是U11青訓球員,這下終於可以湊齊三個獎杯給他們每人一個免得打翻天!”

彤彤接了這個梗:“真是讓人羨慕的陳總監,身為女人,最幸福的就是勞碌工作回到家,還能看見可愛的孩子吧,這才是事業家庭兩不誤……”

直播間裏肯定笑翻天,這是在公開說給某人聽的啊。

某人穩得住。

但這麽大的場面中,跟他相關的人實在是太多了,老董作為年度最佳後腰上去領獎的時候,獲獎感言竟然敢當著自己的俱樂部送給啟蒙教練:“頭兒,當初您帶著我們拿下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的冠軍以後,送給我們每人一件中國隊球衣,勉勵我們朝著這個夢想前進,今年我終於得到了國家隊的征召,我會把這當做我這輩子最高的榮譽,謝謝您!”

掌聲雷動之余,更多人還是覺得不過癮,因為老董明顯就是欲言又止的走下來,哪怕白浩南坐著對他笑笑揮手,鞠躬回禮的後腰還是目光裏面帶著問詢。

所有人都看得出來這種問詢。

但不敢問,實在是三年多以前的那場風波太大。

周波就不會有問詢的感覺,笑嘻嘻的上去領了年度最佳球員,全場最佳!

作為一個三十四歲的前腰,沒貢獻幾個進球,球隊也沒拿到冠軍,可這幾年下來,他這始終好像中流砥柱般不停帶新隊員的長者風範,幾乎奠定了超級聯賽第一帶頭大哥的風範,每年猜測他到底多久退役都成了美傳佳話。

但周波總是笑嘻嘻的啥都不說,除了跟年輕球員廝混,什麽采訪和商務活動都不接受,就像個退隱深山修煉得爐火純青的老鬼。

可梁皓卻還是在白浩南上台領獎的時候問了:“年度最佳教練,每年都在帶領一支只有三五名老球員,不停換血的球隊,卻依舊能夠獲得聯賽季軍,立志不是獲得榮譽,而是把一切包括生命都投入到足球青訓事業中,白指導,您是實至名歸的最佳教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