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56章 植物母嬰室現世(第2/2頁)

這個名叫“植物母嬰室”的建築,到底是什麽呢?

怎麽使用呢?

卓雲蘭是目前“清河市母乳喂養行動聯盟”的負責人,同時也是一位一歲半男寶寶的媽媽。她的日常工作,就是為希望進行母乳喂養的媽媽提供信息幫助和鼓勵。以及,在社會上提倡母乳喂養,並通過宣傳和努力,為母乳喂養,提供更為優越的社會條件。

同時,她也是一位優秀的母乳指導。

這天,她正在為一位背奶媽媽提供幫助,突然,一位聯盟內的寶媽給她發來一張圖片,詢問她是否對照片裏的內容有了解。

“植物母嬰室?這是什麽?”網名叫做嘟嘟媽的卓雲蘭回復消息。

“這是今天一個朋友發給我的一張圖片,詢問我這是什麽,我也不知道,就來問你。這上面寫著母嬰室,不過不知道裏面是什麽。是不是政府準備發展母嬰室的設施。”這位和卓雲蘭說話的寶媽,同時也是一位具有高級母乳喂養指導師證書的專業人士,從事母乳指導工作多年。

卓雲蘭想了想,決定問到詳細地址,去探訪一番這個母嬰室的情況。

吳婉蓉是一位全職媽媽。

每天早上,她都會帶六個月的寶寶,距離住處最近的街心公園曬太陽散步。

這天,她正在公園裏和附近鄰居熟悉的媽媽討教輔食喂養的問題,懷中的女兒扭動著身子,突然哭鬧起來。

她猛然發現,自己一時不留意,喂奶的時間到了。

她急忙和鄰居媽媽告別。

街心公園距離她家大約十多分鐘的路程,她打算抄近路,直奔回家喂奶。

無奈何懷裏的小家夥,餓起來,哭天嚎地,一刻也等不及,眼淚鼻涕流了一大把,雙手亂揮,摸著媽媽的前胸,想要喝奶。

吳婉蓉很是自責,抱緊孩子,加快腳步,直奔回家。出門在外,實在很不方便。

在清河市公共場合,想找一個隱私的地方,給孩子喂奶,非常困難。她曾經有躲在廁所喂奶,躲在商場更衣室喂奶的不愉快經歷。

可是,就算孩子哭得昏天搶地,她也不敢在外直接喂養。

前陣子有一個母乳媽媽,在公交車上喂奶,被旁邊的圍觀群眾拍了照片,發布在網絡上的慘痛經歷,讓很多哺乳的女性,膽戰心驚,不敢在外隨意喂養孩子。

這真是一個奇怪的現象。

在自然界中,喂養下一代是再普通不過的舉止,是母性的本能。

在人類社會,卻因為世俗偏見,而變得偷偷摸摸,遮遮掩掩,見不得光的行為。

最讓華國哺乳媽媽頭痛的地方在於,社會公共設施,對哺乳媽媽,也充滿了漠視。

商場,醫院,學校,公司,車站,飛機場等公共場所,想要找到一個幹凈,衛生,設施齊全的母嬰室,非常困難。

透過汙濁的眼,所看到的都是汙濁的事情,反而讓世界最幹凈,最充滿愛意的行為,變得難堪起來。

吳婉蓉小跑過一條步行道,突然聽到幾個人圍著議論。

“母嬰室”、“建築”等字眼突然鉆進她的耳朵。

她猛然停住腳,來不及細想,抱著女兒,沖到說話人身邊,急切地問道:“請問這附近有母嬰室嗎?距離近嗎能?告訴我在哪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