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言傳身教】(第2/2頁)

宋維揚解釋說:“在總部,大家上上下下都認識,也知道魏德雄是個賞罰分明的人。但盛海分廠不一樣啊,他初來乍到,誰知道他什麽情況。他越是鐵面無私,就讓人越是忐忑不安,甚至莫名其妙的激起別人的逆反敵視心理。人到了新環境,首先要做的是熟悉別人,同時讓別人熟悉自己,切忌不能操之過急。”

秦鳳鳴點頭道:“就像一個亂了的線團,先要觀察找到線頭,才能把麻煩給捋清楚。一上來就胡亂動手,容易把線團越搞越亂。”

“可以這麽理解。”宋維揚說。

陳桃笑道:“我知道該怎麽做了。”

宋維揚道:“那你說說。”

陳桃道:“第一,獎勵工作優秀的幹部和職工;第二,開除所有參與鬧事的工人;第三,開除配電房的管理人員;第四,親自慰問保護配電房的工人,並給予現金獎勵。剩下的需要慢慢做,廠裏原有的不怎麽聽話的幹部,必須全部撤掉,換上我們從總部帶過去的人。”

宋維揚說:“要拿捏好一個度。不管是說話,還是做事,甚至做人,‘度’很重要。它可以讓人佩服,讓人敬畏,讓人親近,讓人不產生反感,什麽事情都能做得水到渠成而不顯突兀。”

“那‘度’該怎麽掌握?”曲池突然問。

“多觀察,多思考,多總結,”宋維揚說,“你們慢慢就會懂的,我解釋不清楚,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不同的情況下,‘度’的表現也不一樣,必須綜合各方面的因素。比如說話吧,我現在是董事長,只要我不盛氣淩人,不侵占你們的利益,你們會心甘情願聽我的話。如果想提升你們的積極性,那也很簡單,許諾就可以。但換成其他關系,你就要衡量自己的情況,衡量對方的情況,捕捉對方的心理需求和底線,該壓迫時壓迫,該威脅時威脅,該討好時討好,始終讓對方可以承受且不產生反感。”

宋維揚在言傳身教,培養幹部,反正坐火車閑著也是閑著。

秦鳳鳴笑道:“這是名家和縱橫家的思想啊。”

宋維揚樂道:“你還懂諸子百家?”

“我是哲學系畢業的。”秦鳳鳴說。

“那我們的專業差得不遠。”宋維揚說。

宋維揚報的是社會學系,80年代初,社會學還屬於復旦哲學系的子專業,1988年終於獨立出來,今年又被劃歸法學院管轄。

之所以不報商科,是因為宋維揚感覺沒什麽好學的。以他的水平,在90年代可以直接當教授了,還學個屁啊,純屬浪費時間。於是,他準備去社會學系混個幾年,順便旁聽一下哲學系的課程,這對企業家而言很有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