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企業文化與品牌策略】(第2/2頁)

“啪啪啪啪!”楊信帶頭鼓掌。

宋維揚說的都是綱領性內容,至於實際操作,需要楊信去負責。

“企業文化建設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宋維揚又讓工作人員發了個小冊子,“今天再來談談品牌戰略。有誰知道什麽是品牌戰略嗎?”

無人應答。

陳卓豎起耳朵聆聽,他還是第一次聽到這個詞匯。

宋維揚說:“三年前,全球最大的傳播公司之一奧美集團,與中國最大的廣告公司合資,成立了一家‘盛海奧美’。這家公司不僅做廣告,還負責給企業做形象制定和宣傳,做品牌戰略規劃。它的美國總公司客戶很多,福特、柯達、IBM、殼牌……這些國際大企業都是奧美的客戶。但我不準備跟奧美合作,為什麽呢?因為在國際上奧美是行家,但在中國,奧美就是個睜眼瞎,誰信誰傻逼!”

“哈哈哈哈!”

會議室裏一陣哄笑。

包括奧美在內的諸多傳播公司,以及許多所謂的專家學者,從90年代末就開始唱衰娃哈哈。因為娃哈哈的品牌戰略不符合他們的理念,年年都說娃哈哈這樣下去肯定完蛋,結果娃哈哈的品牌卻在這種唱衰聲中越做越大。

宋維揚說:“早在50年代,美國有個廣告商創造了USP理論,就是抓住產品獨特的賣點傳播出去,以此建立自己獨特的個性品牌。這個理論,已經被美國企業家拋棄了,因為國際競爭太激烈,商品同質化太嚴重,一個獨特賣點是不能吸引顧客的。接著美國人又創造了形象理論,比如肯德基上校,麥當勞叔叔,萬寶路香煙把自己跟牛仔聯系到一起,這些都是品牌形象理論的產物。大家覺得品牌形象理論如何?”

陳桃笑道:“我覺得很厲害,我一想起快餐,第一反應就是肯德基上校。”

宋維揚笑著說:“品牌形象理論,已經被美國人拋棄了,現在只是少數的超大型品牌還在用。”

“拋棄了?”不止陳桃驚訝,其他人也覺得不可思議。

如此厲害的兩種品牌理論,竟然早就被美國企業家拋棄了,中國和美國的差距究竟是有多大!

宋維揚說道:“現在國際流行的品牌理論,是定位理論,遵從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即打造品牌為中心,以競爭導向和消費者心智為基本點。他們做產品定位,這個產品並不需要是商品,有可能是服務,有可能是感覺,有可能是情懷。用這種產品的定位,來誘導消費者,讓品牌在消費者腦子裏有特殊的地位。百事可樂現在就搞得兇,它的定位只有兩個字:年輕!年輕人喜歡什麽偶像,百事可樂就請來做代言打廣告,讓一種‘年輕人就該喝百事可樂’的理念深入人心。”

這一番話,仿佛給眾人打開了新世界大門,他們恍然大悟:原來還可以這樣做品牌!

“但是,”宋維揚說,“我們不能一味的學美國佬!奧美公司現在給中國企業制定品牌戰略,就是按照定位理論來搞的,搞得花裏胡哨,純屬亂彈琴。中國不是美國,中國的消費市場還在半空白狀態,我們只需要美國50年代的USP理論就能發展壯大。”

“當然,美國佬先進的東西,我們也不能拋棄。所以在喜豐的品牌戰略上,我的要求是多管齊下。”

“首先,我們要有品牌定位。這個定位是什麽?是愛國者!我們已經走出了第一步。接下來,我們還要打愛國牌,讓喜豐成為民族品牌的驕傲。喜豐商標的主色調是紅色,正好彰顯中國特色,我們要做飲料行業的一抹紅!”

“這是個大前提,在這個前提之後,我們應該做品牌延伸。就是以喜豐品牌帶動新的品牌,推出新產品,再通過USP理論或者形象理論對新品牌進行推廣宣傳。每個子品牌,都要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異化,喜豐主品牌戰略保持不變,子品牌戰略一定要因時而異、不斷求新求變。品牌戰略的施行,還要配合企業文化一起打造,今天先來說說喜豐主品牌策略的具體施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