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轟動】(第2/2頁)

在春節之前,《中國可以說不》狂賣200萬本,盜版是正版的好幾倍,僅江城一地就查獲40萬本盜版。而此時宋維揚的《未來屬於中國》只賣了120萬本,由此可見,憤怒往往比理智更受歡迎。

兩書上市不足20天,就引起國外媒體的廣泛關注。

首先是《亞洲周刊》派記者來采訪,接著是《華爾街郵報》,然後是《紐約時報》、《泰晤士報》、《讀賣新聞》……

國外媒體,幾乎是清一色對《中國可以說不》進行批判,《紐約時報》的標題甚至是《昔日的中國造反者找到了新理由》。而對於宋維揚的書,《紐約時報》的評價是“危言聳聽,盲目自大”,對宋維揚所提出的美國社會問題直接無視。

國外書商們開始狂歡,接下來的半年時間內,就有十多個國家的出版商找到宋維揚,要求購買版權並翻譯發行。

歷史上,《中國可以說不》都能翻譯成八種文字,僅在日苯就賣了10萬本。

高層本來並不重視,但耐不住出口轉內銷啊。這兩本書引起全球關注,說什麽中國的極端民族主義泛起,搞得在華外資企業都有些心慌了。兜兜轉轉,就這樣上了內參,還組織學者對書中內容進行討論研究。

研究結果嘛,說得玩笑話一點,《中國可以說不》的某些社會問題值得關注,但這本書的價值大概就是放在茅廁裏擦屁股。

至於宋維揚的《未來屬於中國》,其中關於能源、環境、教育、貿易、工業、外交、互聯網等內容,那是催生出了好些高質量社科論文的。

幾年前的《山坳上的中國》,提出了許多非常實際的社會問題。此書雖然被禁了,但它的作者卻被調去中大科學哲學室搞研究,還被吸納進中國未來研究會做研究員,還創造了一門“中國問題學”。

如今,已經有好幾個社科領域的大牛盯上宋維揚,想把他拉入自己門下親手調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