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嬰兒】(第2/2頁)

三農問題已經成為許多社會學家、經濟學家的研究重點,宋維揚在復旦的圖書館裏已經查閱了上百篇相關論文。但沒用,都沒用,盤活農村經濟必須農村經濟市場化,專家教授們對此大談特談,一個比一個寫得精彩。

但真正的解決方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先把農稅取消了再說。避開這個問題談農村經濟市場化,都是在耍流氓!

宋維揚從縣圖書館出來,叼著煙抓耳撓腮,他不知道自己的論文該怎麽寫。

洪偉國以為他在替農民煩惱,安慰道:“老板,你真沒必要考慮這個。其實農民只要肯出去打工,農村那點提留攤派不算什麽,這也沒見哪裏餓死人啊。就拿我家來說,我弟弟在外面打幾個月工,不但農稅掙回來了,剩下的錢夠買好幾年的糧。”

宋維揚聽到這話,腦子裏靈光一閃,突然笑道:“我知道該寫什麽內容了,老洪,謝謝你提醒。”

“啊?”洪偉國不明所以。

宋維揚打算重起爐灶,寫一篇《農村經濟形勢與糧食危機》。

人類都是有趨利性的,農民亦然。

現在農民種糧已經不能賺錢,甚至是虧本,必然有越來越多的農民選擇外出打工,而把老家的土地拋荒。

這筆賬很好算,我出門打半年的工,就能交完農稅還能買到足夠的糧食,剩下半年打工賺的錢可以自由支配。既然如此,我憑什麽還要種地?

宋維揚選取了長江流域的多個產糧大省,他假公濟私,讓喜豐銷售分公司的人,幫他到各地查閱档案資料,然後蹲在西南某小縣城接收傳真——當地唯一的一台老式傳真機,直接被宋維揚征用了。

政府部門的档案資料,不是你說想查就能查。

宋維揚自己掏腰包花了6萬多元,讓喜豐銷售分公司的人幫忙,終於拿到了一手大數據。接著他又組織30人,前往鄉鎮去做實地調查,前後花費近10萬元,得到更加翔實的數據。

一共耗費15萬元,只為寫一篇畢業論文,鈔能力無處不在。

從得到的調查數據來看,某些長江流域的產糧大省,土地拋荒面積已經接近耕地面積的2%,並呈逐年增加的態勢。季節性拋荒更嚴重,雜糧都懶得種了,農民選擇到處打短工賺錢。

交通越便利、信息越通暢的農村,土地拋荒情況就越嚴重,有些地方整村整村的農民外出打工,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殘在家種自留地。

在小縣城的一棟老式筒子樓裏,宋維揚用筆寫完了論文,再修修改改,寫得還算滿意。

嗯,可以拿回去讓豆豆錄入電腦,權當小孩子練習打字。

“老洪,你去找房東,把房子給退了,咱們明天就回盛海。”宋維揚整理著手稿道。

“好嘞,我這就去。”洪偉國快步出門。

這筒子樓還算不錯,空氣挺好的,白天也安靜。就是沒廁所很不方便,每次都要下樓走幾百米,到附近的公廁解決生理問題。

旱廁,臭氣熏天,宋維揚第一次蹲坑時差點吐了。

嘴裏叼著煙除臭,宋維揚嘩啦啦開始放水,還沒撒完尿,就聽見隱隱約約的嬰兒哭聲。幸好這不是晚上,否則怪嚇人的,咱們可以改寫鬼故事了。

宋維揚下意識的俯身去看,猛然驚道:“我操!”

旱廁的排水道裏,居然有一個嬰兒,連臍帶都沒脫落,渾身上下全是屎尿。

宋維揚連忙拿出手機:“洪偉國,趕緊帶人來廁所,這裏有一個棄嬰。排水道裏,記得帶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