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寒冬之下,萬物蕭索】(第2/2頁)

值此艱難時期,馬小雲卻發起了第一次“西湖論劍”,意圖以東道主身份召集業界大佬們開會。但馬小雲又怕自己影響力不夠,於是請來金庸坐鎮,王俊東、王志東、丁三石都是金庸迷,屁顛屁顛的就跑過去了。

特別意外的是,宋維揚也在受邀行列,而且跟金庸一樣屬於特別嘉賓。

央視2套的《對話》欄目,再次延期錄制,就因為互聯網寒冬,一部分內容需要重新撰寫文案。

宋維揚來到西子湖畔,馬小雲見面就說:“老宋,我恐怕錯了,錯得厲害。別的股東那裏,我都不說真話,就想跟你聊聊。”

“收縮業務吧。”宋維揚道。

“只能收了,不收不行。”馬小雲搖頭嘆息。

絕大多數人做生意,都會走不少彎路,只看能不能在失敗中汲取教訓。

馬小雲也算經歷過風風雨雨,但他沒掌控過跨國大公司,只一年時間,阿裏巴巴就被他搞得快崩潰了。

由於接連獲得巨額注資,財大氣粗的馬小雲失去理智,想要一蹴而就成為跨國集團。

2000年初,馬小雲將阿裏巴巴的總部搬到美國,國內總部設在盛海,實行雙總部構架,臨州大本營只剩下個分公司。同時,他還在亞歐各國設立分公司、合資公司和辦事處,請來世界500強副總裁加盟,高端人才請來一大堆。就連臨州的分公司都有外籍員工,而且月薪六位數,單位是美元。

一下鋪成大攤子,馬小雲妄圖稱霸全球B2B市場,並且登上《時代》周刊封面。

現在撐不住了,大環境惡劣,將阿裏巴巴的內部隱患提早引爆。

宋維揚毫不在意,笑呵呵說:“這是好事情,隱患發現得早,可以趁機做清理,否則就船大難掉頭了。”

“你投資了那麽多錢,就一點不擔心啊?”馬小雲道,“國外股東都快瘋了,一直在給我施壓,阿裏巴巴現在有可能直接破產。”

“我相信你的能力。”宋維揚由衷說道。

馬小雲聽了頗為感動,拍著宋維揚的肩膀說:“多謝信任!現在我不知道該怎麽辦,你幫我出出主意唄。”

宋維揚說:“把總部從美國搬回來,海外分公司全部砍掉,只留幾個關鍵的辦事處。”

馬小雲道:“如果這樣做,員工遣散費就是近千萬美元,再加上其他損失,至少有兩千萬美元!”

“壯士斷腕。”宋維揚說。

馬小雲還是拿不定主意,歷史上,他直到明年初才痛下決心,派一個剛剛上任的高管去做裁員工作。

不得不說,阿裏巴巴的企業文化做得很好。多年以後,主持裁員的當事人回憶起來,重復最多的字眼就是“哭”。明明給了三個月工資的遣散費,在中國工作的外籍員工離開時哭,在港城工作的員工被辭時也哭,甚至韓國那邊的員工也哭著說,願意自降薪水留下來共渡難關。

都是非常敬業的,且富有激情的員工,人家沒有犯任何錯誤,直接就辭掉了,而且是數十人數百人的集體裁員。對中國員工來說就更殘忍,因為正逢春節期間,人家回家過年呢,一個電話就被裁員。

這爛攤子都是馬小雲搞出來的,他前段時間膨脹得厲害。

馬小雲道:“一旦全球裁員,公司的資金就見底了。以現在的行情來看,恐怕不好拉到投資。老宋你有沒有什麽門路,幫忙介紹幾個華爾街投資機構?”

宋維揚笑道:“我剛剛賣掉一些金牛資本股份,籌到了幾千萬美元。騰訊和搜狗也快撐不住了,我投資了一些,還剩下一些可以注資阿裏巴巴。”

馬小雲擺手道:“不行,不行。這回我捅的簍子太大,而且大環境不好,我都沒把握讓阿裏巴巴起死回生。你現在如果投資,很可能就打了水漂,我不能這樣坑朋友。”

“反正已經投資那麽多,還在乎剩下的?”宋維揚笑著說。

馬小雲叼著煙猛吸一口,突然把煙頭扔地上猛踩:“我豁出去了,不成功就成仁,公司做死了我直接去跳樓!”

宋維揚還在開玩笑:“那我提前給你準備棺材,希望這棺材用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