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對話】(第3/4頁)

主持人道:“你一個做飲料的,當初怎麽想到轉行做電子產品?”

“手裏有點閑錢,又正好碰到小靈通項目,那就試著做一做唄。”宋維揚說。

突然有現場觀眾舉手,主持人道:“把話筒給他。”

那位現場觀眾站起來說:“宋維揚,眾所周知,神州科技公司的大股東是金牛資本,而金牛資本好像又是你用炒股賺來的錢成立的。我也喜歡炒股,深交所那邊把你稱為股神,說你投資‘瓊民源’賺了上億資金。”

宋維揚搖頭道:“沒那麽多,只賺了幾千萬。”

那位現場觀眾道:“但‘瓊民源’大漲屬於違規操作,公司老總已經蹲監牢去了。你當時為什麽敢大筆買進‘瓊民源’,而且還一直拽在手裏半年,等到股價最高點的時候才賣。你是得到內幕消息了嗎?還是你自己就參與了違規操作?”

現場嘩然,許多觀眾還是第一次聽說此事。

主持人笑盈盈看著宋維揚,沒有試圖打斷,即便場面失控,也能把這段在後期剪掉。

宋維揚豎起一根手指:“第一,我不是在股價最高點時賣的,而是在相關部門出台政策時賣的,這屬於正常的市場判斷;第二,我之所以購進‘瓊民源’,是因為這家公司的宣傳概念很漂亮,在當時是必然要漲的;第三,我一直握了半年才賣,是因為我發現他們的年中財報漂亮。我猜到有可能財報作假,但說出來誰信啊?他們造假擡升股價,那我就跟著買一波唄。我不怕被證監部門秋後算賬,因為我經得起查。央視如果膽子大,那這段話不用掐,我敢說給全國觀眾聽。”

那位現場觀眾豎起大拇指:“宋老板,我佩服你的眼光和判斷力!”

“謝謝。”宋維揚說。

那位現場觀眾又問:“宋老板,你能教我一些炒股的絕招嗎?”

宋維揚說:“絕招沒有,現在是大牛市,你隨便買就行。我只說一句,再買半年你就收手吧,聽不聽勸隨便你。”

“多謝。”那位現場觀眾笑著坐下。

任教授道:“說起炒股,宋老板在港城也是股神,曾經擊退過金融巨鱷索羅斯。”

宋維揚大笑:“索羅斯是被俄國政府和中國政府擊退的,我就跟著打順風仗而已,任教授可別這麽擡舉我。”

“不是吹捧,”任教授說,“當時的情況太嚇人了,誰敢帶錢下場啊?宋老板能準確判斷局勢,還敢把錢砸進去,只這兩點就足夠值得稱道。我研究過你的商業經歷,每次決定都非常精準且果斷,這是一個人的天賦,學不來的,也很難培養。”

呂博士說:“這個我很贊同。我跟搜狐的張朝揚聊過,他當初到處尋找資金,跑遍中美兩國都沒人投資。結果去復旦找宋老板,只說了幾句話,就把資金弄到手了。那個時候,中國還沒有商業網站,宋老板的這筆投資極具遠見。”

宋維揚笑道:“老張那是在吹牛,我當時跟他聊了半個小時呢,怎麽可能只說了幾句話。而且他也沒說服我,因為他連可行性方案都沒有,更不知道該做什麽內容,當場就被我問得啞口無言,直接放棄,跟我說再見了。”

呂博士好奇道:“他連可行性方案都沒有,那你怎麽還投資?”

宋維揚說:“因為張朝揚很有激情啊,中國又沒有商業網站。讓一個富有創業激情的人,去做中國第一家商業網站,這本身就是值得投資的事情。即便失敗了,也能寫進中國互聯網史冊。”

呂博士問:“關於互聯網寒冬你怎麽看?”

宋維揚道:“搜狗最近的動作你知道嗎?”

“網絡百科全書計劃。”呂博士點頭說。

“這就是回答。”宋維揚道。

呂博士道:“我承認網絡百科全書很有前途,但這跟互聯網寒冬有什麽關系?”

宋維揚說:“互聯網,不是哪家公司的互聯網,而是全體網民的互聯網。以前的網站模式都走偏了,單純的‘制造—傳播—接受’模式,我稱之為‘web1.0時代’。而今後的發展趨勢,我認為應該是全民參與,網站的第一定位應該是平台,用戶既是受眾又是內容制造者。就像搜狗百科那樣,所有網民一起創造內容,一起分享內容,我稱之為‘web2.0’。只要越來越多的網站往這方面發展,‘web2.0時代’就到來了,互聯網寒冬也就過去了。”

呂博士沉吟思索,隨即點頭道:“這個說法很新鮮,我會作為課題來研究。”

主持人笑道:“看來宋維揚對互聯網非常精通,一席話就讓呂博士認真思考。”

宋維揚道:“我不懂電腦和網絡,我只會打字聊天玩遊戲。”

那位家長觀眾突然舉手,被主持人同意發言:“宋先生也在網上聊天玩遊戲嗎?這會不會耽誤你的學習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