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幾十億我還是虧得起的】(第2/2頁)

那個記者還不服氣:“芯片制造屬於尖端技術行業,而且中國大環境也不穩定,能跟做飲料做互聯網一樣嗎?”

宋維揚沒有回答,而是笑著對張如京說:“芯片制造我是外行,張先生來闡述一下吧。”

張如京的語氣不疾不徐,娓娓道來:“15年前,三星有一款新產品上市,卻遭遇全球半導體行業低谷,內存價格暴跌了90%以上,從每片4美元跌至30美分,而當時三星內存的生產成本就有1.3美元。這意味著,三星每賣出一片內存,就肯定會凈虧1美元。當時,英特爾選擇退出內存制造領域,NEC和日立等企業都大幅消減開支,不斷關停生產線和減少研發投入。但三星卻越虧損越投資,瘋狂加碼研發技術,不斷擴大產能。一年時間,三星電子虧損3億美元,把股本都虧完了,全靠政府貸款和三星集團其他公司輸血。又過了一年,三星電子熬過去了,業內影響力直線上升,但還是比不上某些日苯巨頭。又過了一年,全球經濟不景氣,日苯更是經濟泡沫破裂。其他企業相繼減產,三星又頂著虧損加大投資,這次用了四年時間,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大內存制造商。”

“明白了嗎?”宋維揚笑著對記者說,“堅持並不一定勝利,但不堅持一定會失敗。我願意陪張先生賭一把,現在中芯國際有100億元資金,這100億虧完了我來追加投入,虧損額在150億以內我都能接受。”

張如京忍不住笑起來,鼓掌道:“宋先生好魄力!”

眾記者突然興奮起來,連標題他們都想好了——《宋維揚看好芯片制造業,容許中芯國際虧損150億搶占市場》。

“宋老板,你有那麽多錢嗎?”一個家夥起哄道。

“哈哈哈!”眾人大笑。

這是在玩梗呢,宋維揚到底有多少錢,已經從民間和網絡,一直討論到去年的央視頒獎禮。

宋維揚也非常配合,笑道:“幾十億我還是虧得起的。”

2019年有個統計數據,中國的“億元戶”數量已經達到11萬戶,普及度似乎都快趕上80年代的“萬元戶”了。但在2001年初,“億元”身家能夠躋身中國富豪榜前300位,幾十億元更是難以想象,直接就進富豪榜前10位了。

現在宋維揚說自己虧得起幾十億,如果被媒體傳出去,那效果就跟“先賺一個億的小目標”沒啥區別。

前幾年,國家電子部實施“909工程”,大力發展半導體行業,總投資也才100億人民幣。華虹承接了這個工程項目,兩年時間完成建廠,兩年時間實現年利潤破5億,瞬間被國內媒體捧上天。

但很快就要悲劇,由於全球芯片需求量暴跌,華虹今年會虧損將近14億元。曾經熱捧的國內媒體,在華虹發布年終財報之後,一窩蜂的進行批評指責,甚至說“光靠砸錢做不起芯片”。這搞得就像只有中國企業在虧,國外企業能逆市盈利一樣,純屬瞎J8扯淡。

果不其然,宋維揚虧得起幾十億的豪言,迅速成為全國輿論焦點,把中芯國際1號工廠落成的風頭都掩蓋了。

老百姓可不管什麽芯片工廠,這玩意兒離他們太遙遠。但錢可是誰都喜歡,幾十億更是難以想象的巨款,甚至有媒體故意加料,誤導讀者理解為宋維揚要拿150億去虧,搞得就像中芯國際是宋維揚一個人的。

社會輿論很快分成兩派,一派盛贊宋維揚有魄力,為了中國芯片發展不惜傾家蕩產。另一派狂批宋維揚,說有那100多億,還不如多多資助貧困地區,幫助廣大農民增產增收。

央視的《對話》欄目,甚至請來幾位名人,圍繞著這個話題專門做了一期節目。

網絡上更是各種玩梗,都不說自己分分鐘幾十萬上下了,而是聲稱自己虧得起幾十億。可惜此時還沒有表情包,否則將會更加熱鬧,宋維揚成為一代梗王更是遲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