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打賭1個億】(第2/3頁)

健力寶的新任總裁,正是當初被楊信招來的張國忠,以前擔任喜豐CMO(副總裁級別)。這人跟楊信屬於多年的老朋友,但卻並非楊信的心腹,很早就獨當一面了,表面上只忠誠於宋維揚(可能也是為了避險,否則楊信的派系實力太雄厚了)。

張國忠本來在處理亂七八糟的頭疼問題,聽到消息立即親自跑去廠區大門,拿著擴音筒說:“誰對裁員方案不服氣的,都進來登記簽字,咱們來重新探討一下。但有個前提,你們要把公司分配給你們的股資都吐出來,按照國家法律的相關規定來補償。根據勞動部1994年12月3日發布的《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第五條規定:用人單位應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十二個月。也就是說,你們即便是從健力寶成立那天就入職,按照現在的工資標準,買斷你們工齡也不會超過1萬5千元!誰還對現在的方案不滿意,我們直接走法律程序,讓法院來判決!”

普通工人面面相覷,一個個掉頭就走。按照他們現在的工資來算,買斷工齡根本不用1.5萬元,能拿到1.2萬元就頂天了。

剩下的人瞬間不知道該怎麽辦,互相瞅瞅,也都灰溜溜離開。

張國忠把擴音筒一扔,嘀咕道:“人心不足蛇吞象,還真把老子當成慈善家了!”

與此同時,好幾家報紙也在報道健力寶的改制,側重點是健力寶負債累累,已經連續虧損了好幾個月,而喜豐入主之後的大裁員,賠償費用比國家標準高出將近一倍。報道稱:“喜豐是一家負責任的企業,對每一位下崗職工都超額買斷工齡,相信對健力寶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之後,一定會讓這個中國民族第一品牌再創輝煌!”

在這些報道當中,健力寶負債25億元被反復提及,就好像宋維揚沒有白撿10多億元,而是接手了一個燙手爛山芋一樣。

宋維揚甚至親自接受采訪,他聲稱:“請大家拭目以待,只需要一年時間,我就能讓健力寶重振雄風!如果到明年底的時候,健力寶的年銷售不能達到40億元,我就給希望工程捐款1個億。說到做到,請全國人民作監督!”

因為有喜豐爭奪飲料市場,健力寶比歷史上更艱難,去年的銷售額為26億左右。這等於說,宋維揚必須在裁員50%的情況下,一年之內讓健力寶的銷售額提升14億元。

名人公開打賭,媒體頓時響應,老百姓也興沖沖的看熱鬧。

一時間,全國有幾十家媒體,爭相報道宋維揚的賭約。甚至還有記者在文章裏,非常俏皮的說:“這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抉擇,我們是該掏錢支持,振興曾經的第一民族品牌呢?還是應該堅決不買健力寶,讓宋維揚輸掉賭約,為希望工程捐贈一個億?”

結果很明顯,健力寶的銷量應聲大漲。這裏面,雖然有春節旺季因素,但更多的還是宋維揚的影響。

這種影響,並非全是那一句賭約,還有更深層次的操作。

健力寶本來已經被基本上踢出西康省市場了,在被喜豐收購之後,包括西康省在內,那些沒有經銷商的地區,健力寶的銷售完全被喜豐渠道接收。並且,喜豐一邊主打懷舊牌,一邊迅速重新鋪貨,導致銷量在短期內迅速增長。

這種增長是不穩定的,一是鋪貨,二是春節,三是懷舊,四是賭約造成的輿論熱議。

如果不搞出新鮮玩意兒,春節過後肯定會回落。

但媒體和民眾可不管這些,健力寶銷量暴漲的消息,被喜豐故意透露出來之後,立即引起不小的轟動——持續虧損的健力寶,居然因為宋維揚一句話,就立即扭轉了糟糕局面!

有報紙評論說:“宋維揚本身就是天然的明星和代言人,他一句話就抵得上央視黃金時段的廣告效果。”

順便,喜豐還策動港城的幾家媒體,以非常誇張的手法報道了此事,把宋維揚譽為能夠“點石成金”的天才。喜豐股價不但沒有因為增發定向股而下跌,反而連續半個月上漲,市值瞬間提升了3億多港元。

各地經銷商聞風而動,喜豐卻宣布不再增加健力寶的區域代理商和經銷商。原有的各地經銷商可以保留,沒有經銷商的地區,銷售問題由喜豐渠道解決,這導致竟然有人高價轉讓經銷合同。

就如預料中那樣,等這陣風吹過,春節旺季也過去,健力寶的銷量再度陷入尷尬。

虧損是止住了,但盈利有限,反而是紅牛在穩步蠶食功能飲料市場。

張國忠按照宋維揚的指示,一邊計劃推出紅罐健力寶,一邊悄悄拿到姚明的代言合同。500萬元的代言合同,期限為5年,這對一個國內籃球明星而言屬於天價,對方及其管理機構想都沒想就簽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