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通術,馭勢,合道】(第2/3頁)

但以牛廣成的人精天賦,這些日子他非常清楚的感受到,班上許多同學都有些看不起他。剛開始,他一直覺得這種鄙視,是源於他出身小地方、沒讀過幾天書,但很快發現跟他同樣情況的某些同學卻很受歡迎。

“有!”好幾個同學齊聲說道。

從這裏就可以看出,牛廣成雖然缺點一大堆,但還是很會交朋友的。如果不是把他當朋友,這些老板哪會提醒他改正?

牛廣成疑惑道:“做大企業家就不能摟小蜜出門了?”

丁三石笑道:“當然可以,前提是你的成功,已經到了讓人無話可說的地步。今天宋老板不是用《財富》雜志的文章舉例嗎?老外嘲笑咱們中國企業家喝紅酒時兌雪碧,認為這是一種暴殄天物的土包子行為。我覺得宋老板說得很好,中國人喝紅酒兌雪碧是土包子,英國人喝茶放糖加牛奶就不是土包子了?放在100多年前,那什麽英國奶茶肯定被國人笑死,現在卻成了時尚潮流。這是一種‘勢’的體現,西方文明強大了,他們放屁都是香的,於是喝紅酒不能兌雪碧就成了標準。等哪天中國強大了,中國人往紅酒裏兌雪碧的做法,說不定也能讓西方人跟著學。你現在屁大點事業,還整天摟著小蜜顯擺,不就像現在的中國老板們喝紅酒兌雪碧嗎?等你真正成了中國首富,別說整天摟小蜜,就算你抱著條狗出門,都會被追捧為有個性。”

“說穿了,德不配位!你的言行舉止,跟你的實際狀況,跟大眾對富豪的正面形象訴求不統一,跟圈內人對同行的要求也不統一。”另一個老板概括道。

丁三石說:“宋老板組建了一個金牛會,成員都是全國知名的企業家。其中步步高老總段勇平是我的學長,他跟我講過一個金牛會裏面的故事。吉利汽車的老總,也是金牛會成員之一,這位老總的打扮非常土氣,穿的西裝經常老舊且不合身,而且他還經常說自己是土包子,是個什麽都不懂的農民企業家。但他越這麽說,了解他的人越不敢把他當成土包子,因為都知道他腦子精明得很。這種反差就形成了一種獨特氣質,圈內人對他很尊重,普通百姓對他很崇拜。這就是他的‘道’,我是土包子,我什麽都不懂,但我就是要拼搏,我就是能辦成不可能的事情!”

“宋老師說的‘合道’,我理解為王陽明的知行合一,”馬氏黃埔一期生劉知雄說,“見真知,存本心,有追求,不動搖,去踐行。‘合道’兩個字,其實濃縮了頂級企業家全部的內核,誰能完美做到,誰就是行業標杆,即便破產了也能東山再起。”

雖然有人說得通俗,有人說得文縐縐,但牛廣成居然全都聽懂了。他疑惑道:“那宋老師為什麽又讓我們多做慈善,誠實守法,牢記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感?這些玩意兒跟個人修養有什麽關系?”

“說得深奧了你懂嗎?知道怎麽去合道嗎?”另一個老板笑道,“其實我也不懂。我的理解吧,什麽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感,什麽做慈善講使命,是一種合道的修煉方式。我喜歡足球運動,踢足球你不能上來就練射門、練過人,你得先練顛球、帶球,培養好了球感才能深入練習。就拿你老牛來說,你的行為收斂一些,你熱衷於做慈善,那久而久之,你的名聲就變好了,你給人的印象也變好了,人們就不再把你當暴發戶,而是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家。‘道’都是由淺入深的,慈善長久做下來,不管你有沒有道,別人都覺得你入道了,你的外在形象氣質就不一樣!”

又有人說:“宋老師不是舉例了嗎?中國商圈裏有好些大老板喜歡登山,他們認為登山可以鍛煉精神毅力,長期堅持就能培養堅韌不拔的意志。宋老師說不用登山,每天堅持跑步。一天跑30分鐘,看似很輕松,但只要你能堅持三年,整個人由內而外的精神氣質都會改變。這種改變不僅是個人的,還會帶到你的公司裏面,這就是一種個人修養的提升。看書也一樣,每天堅持看30分鐘正經書,幾年下來就有文化氣質了。”

牛廣成笑道:“看書還是算了,我每天堅持跑步30分鐘,順便還可以減一下肥。”

“哈哈哈哈!”

在眾人的大笑當中,金牛商學院正在朝著金牛體育學院的道路一去不返。

其實還有一點,大家都沒有明說。宋維揚反復提及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感,讓大家多做慈善公益活動,其實就是在“養勢”,或者說“養望”,俗話叫“塑金身”。

學員們不談論此事,宋維揚也不會承認,他只會在課堂上講出來。並且宋維揚還強調,善事做得再多,如果表裏不一,塑出來的也不是金身,而是泥菩薩,遇到大水一沖即垮。“塑金身”的正確做法是“合眾”,即讓更多人受益,讓沒有受益的人也尊敬你。受益的人越多,尊敬你的人越多,大水沖來都會繞著你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