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亂七八糟】(第2/2頁)

甚至有人拿李宗吾的《厚黑學》來對比,說《厚黑學》還停留在“術”的階段,遠遠沒有達到“勢”與“道”的高度。

嗯,《厚黑學》這幾年很火,新華書店裏能找到好幾個版本。

有清華的學生,直接把天涯的文字轉播貼,復制粘貼發到清華BBS論壇,立即炸出無數歷史、文學、哲學等專業的學生,甚至連教授和講師都參與進來討論。

這種討論迅速從清華BBS論壇,蔓延到北大、人大等學校。

大學生嘛,精力充沛,時間自由。說得不好聽一點,就是吃飽了沒事兒幹,特別喜歡關注議論當下的熱點。

如此情況,有點像“先定個小目標,賺他一個億”、“我從來沒管過錢,我對錢不感興趣”、“站在風口上,一頭豬都能飛起來”,這些語句出自某些富豪之口,迅速便蔓延到全網絡一樣。宋維揚本來很正經的表達個人思想見解,卻成了中國知識分子的網絡狂歡,只能說21世紀初的學子也比較正經,他們就是對這種話題感興趣。

中國青政院有位叫方爾嘉的教授,甚至都跑來湊熱鬧。他是北大哲學系出身,既寫過《王陽明心學研究》這種學術專著,也寫過《將帥型企業家松下幸之助》這種商業書籍。一看宋維揚這個商人在講心學,他立即就有了點評的興趣,而且一動筆杆子就直接發在《新華文摘》。

方爾嘉教授的文章節選如下:

“從學術角度來講,宋維揚是個‘假心學’,他的觀點極為偏頗,甚至有選擇性的遺漏。但從個人角度來講,宋維揚是個‘真心學’,因為他完全抓住了陸王心學的精髓,並且還付諸了實踐。我們現在有很多學者,天天把‘知行合一’掛在嘴邊,卻往往知而不行,或者知的是一套,行的又是另一套……”

“真正的心學其實早有定論,屬於唯心主義哲學思想體系。但宋維揚理解的心學是個大雜燴,妙就妙在以下三點:第一,他把法家思想結合進去,產生意想不到的化學反應;第二,他把西方哲學術語套進去,把王陽明的四教句詮釋為知識論和方法論;第三,他異想天開的把四教句反著讀,一通亂七八的解釋,居然還能自圓其說……”

“而這套變了形的心學觀點,再融合到商業實踐當中,是非常令人期待的。自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90年代以來,‘商道哲學’這個詞匯就被頻繁提起。有人引申儒家經典,提倡‘新儒商’;有人總結國外商業案例,提倡‘科學經商’;甚至有人喊出‘馬列紅色商道’的口號。如此說來,宋維揚和他的金牛商學院那一套,就該叫做‘心學商道’了……”

《中國企業家》雜志幹脆給宋維揚搞了個專訪,全篇都在拍馬屁。說宋維揚的志向是“商業興國”,而心學的關鍵就是堅守本心,宋維揚先生抱著這一理想不懈奮鬥,披荊斬棘一步步達到現在的高度。

《中國企業家》的讀者群體比較單一,並沒有引起太大的社會反響。

但《新華文摘》屬於官方刊物,而且級別還很高,主要讀者群是機關幹部、社科理論工作者、高校教師,以及前面三類的離退休人員。它主要摘選其他媒體的文章,有時也會登載原創文章——最重要的是,《新華文摘》到處摘抄其他刊物,而地方日報的副刊又喜歡摘抄《新華文摘》。

這篇文章迅速被轉載到各省市的地方日報,接著又因為跟宋維揚有關,出口轉內銷被幾大門戶網站轉載,很快被《南方周末》等報紙從網上摘下來刊登。

宋維揚火了,金牛商學院火了,這且不論。

王陽明和心學竟也突然走俏,就跟前些年一窩蜂出版《厚黑學》一樣,現在國內多家出版社同時準備刊印《王陽明全集》、《王陽明心學研究》、《傳習錄》等書籍。在中國圖書市場,“陸王心學”與“厚黑學”一時間並駕齊驅,成為一種特殊的成功學獲得追捧。

就連那些培訓機構的講師,都人手一本《傳習錄》,跟學員在那兒瞎J8扯淡:“王陽明是中國古代最後一個聖人,張居正、曾國藩、黃宗羲、孫國父、蔣校長、宋教仁、章太炎、李宗吾、陳天華、劉師培、東鄉平八郎、伊藤博文……這些人都信奉陽明心學。而到了現代,日苯有稻盛和夫,中國有宋維揚,這些成功的企業家,都是王陽明的擁躉。心學是什麽?心學就是成功學。大家首先要堅定意志……”

最讓宋維揚無語的是,年底的時候突然曝出個新聞。某CHUAN銷團夥,故意歪曲陽明心學,還把宋維揚作為例子,編成CHUAN銷教材進行洗腦,短短時間就坑了好幾百個受害者。

這什麽亂七八糟的?

只能說,首富這種級別的名人,一言一行都會被自動放大,然後不斷的曲解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