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金牛系的成型】(第2/3頁)

劉亞光招呼手下,從路邊把三款新車都卸下來,推進店裏說:“小夥子你看看,我的電動自行車怎麽樣?”

低端車是有腳踏板和鏈條的,跟市面上其他電動自行車一樣。而中端和高端車型,直接把腳踏板取消了,說白了就是電動摩托車——如今還沒有電動摩托車的概念。

銷售人員驚訝道:“你這是摩托車吧?”

劉亞光笑著說:“電動的,你騎上去看看。”

銷售人員按捺不住好奇心,直接坐上外型最漂亮的一款,發動車子在路上騎了幾百米才繞回來:“可以啊,能跑到40碼,你們是哪家公司的?”

劉亞光說:“浙省特斯拉新能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我們的董事長是宋維揚。”

如果放在別的省份,可能還有人沒聽說過宋維揚的大名,但在西康省絕對是婦孺皆知。

“宋維揚?你吹牛哦。”銷售人員明顯不信。

劉亞光說:“我騙你幹嘛?把你們老板叫來,我要跟他談生意。”

產品優秀就不怕沒市場,賣場的老板很快趕來,對其中兩款稱得上電動摩托車的玩意兒愛不釋手。這是全國獨一份的技術,那位老板直接從零售商改行,變成了風行電動車的省級經銷商,還打算搞風行電動車的零售專賣店。

搞定了西康省這邊,劉亞光又立即前往山城。

這次更直接,劉亞光找到一個摩托車經銷商,把人拉出去騎車爬陡坡。對方直接就驚呆了,因為這麽陡的破路,其他牌子的電動自行車根本別想爬上去。

就此,風行電動自行車開始獨霸山城市場。

剩下的城市劉亞光都不管了,扔給手下去負責,他動身前往東南亞開拓市場。

大概在11月份的時候,風行電動自行車漸漸展露崢嶸,最直接的表現是:競爭難度第一的盛海,競爭難度第二的金陵,風行電動自行車的月銷量雙雙突破3000輛。

然後就被有關部門調查了……

因為國家發布過電動自行車的標準,整車重量不得超過40公斤,最高車速不得大於每小時20公裏,必須擁有可以蹬車的腳踏板,風行電動車只有最便宜的那款沒有超標——明顯是友商在集體舉報,否則根本就不會有人來管。

不得已,風行電動自行車只能加裝腳踏板,並在儀表盤的20碼以上不標數字,只標記詳細刻度,重量超標全靠公關來解決。

有了風行電動車做榜樣,在此後長達四年的時間內,中國的電動摩托車全都有腳踏板,這玩意兒的唯一作用就是礙手礙腳。直至2006年,國家頒布了電摩標準,有了電摩的概念,這煩人的腳踏板才終於消失。

至於東南亞市場,越南簡直讓人無語,關稅實在太高了。電動自行車如果整車出口過去,價格都快趕上越南產的摩托車,特斯拉這邊打算在越南開組裝廠,從中國運零部件過去組裝,這樣還能享受投資優惠政策。

菲律賓和泰國就比較不錯,由於擁有價格優勢,風行電動自行車輕松從日苯廠商手裏分割出一塊蛋糕。這兩國市場加起來,2003年就出口了3萬多輛,銷售額高達1500多萬美元。

至於國內,風行電動車在明年徹底打開市場,2003年的銷售額直接躥到3.4億元,2004年的銷售額更是突破了6億元!

這玩意兒賊賺錢,最廉價的1600塊錢都能買到,其成本也就兩三百塊。風行電動車的成本比較高,電摩車型的成本超過了600塊,市場售價2500元也就不算什麽了,這才幾倍的利潤而已。

對於電動自行車的銷售成績,李蘇褔和王傳孚都感到非常滿意。包括宋維揚在內,他們都為此傾注了心血,各自利用人脈資源開道,否則以風行電摩的車身重量,根本無法進入大城市——超標的!

10月初,今年的金牛會聚會姍姍來遲。

推遲聚會的主要原因,是有三位會員抽不開身,其中郭光昌最為忙碌。

以前一心做實業的郭光昌,這幾年全力轉向資本運作,不斷收購或入股國有企業和上市公司,並復星集團為核心,打造出了中國資本市場的又一個派系:復星系!

復星集團現在有三大主營業務,分別是藥品、鋼鐵和房地產,全都屬於當下最賺錢的行業。

這不,就在金牛會聚會期間,今年的《胡潤百富榜》發布了。

宋維揚依舊穩坐首富位子,而郭光昌從去年的50名開外,今年直接殺進富豪榜前十,並正式成為盛海第二富豪。

金牛會因此再度被媒體提及,因為今年的富豪榜前十,金牛會成員就占了四個席位,分別是宋維揚、劉永浩、劉永航和郭光昌。

這個比例特別可怕,都快占一半了!

而在金牛會成員的企業當中,又有希望系、喜豐系、復星系三大派系。這三大派系延展開來,包含有上千家子公司,涉及的上市企業就有30多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