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互聯網行業的引路人】(第2/2頁)

“Web1.0可以用以下關鍵詞概括:瀏覽、消費、被動、獲取、靜態、HTML。而Web2.0的關鍵詞則是:協作、創造、主動、提供、動態、XML。我舉個最典型的例子,搜狗公司的網絡百科計劃,就屬於Web2.0的範疇。以搜狗百科為平台,廣大的網民協作編輯詞條,每個人都是創作者,每個人又都可以從中獲取信息,這就是‘人—平台—人’的Web2.0模式。還有搜狐的人人網同樣如此,人人網是平台,每個用戶都是內容創作者,每個用戶又都是內容消費者。搜狗的博客也是如此,現在已經越來越火了。甚至是門戶網站的新聞留言評論功能,也是一種初級的Web2.0體驗。”

“Web1.0的互聯網企業提供內容,而Web2.0的互聯網企業提供服務。Web1.0時代以商業網站為中心,而Web2.0時代以網絡用戶為核心。不但如此,Web1.0時代的應用軟件,規模都比較大,企業做出來給客戶使用;而Web2.0時代的應用軟件,則以小規模的開源軟件為主,每個用戶都可以是應用軟件的創造者。於是,小型互聯網公司的機會就來了,只要做出實用的軟件,就算只是個小玩意兒,照樣能夠擁有廣闊的市場。比如國內專門搞下載的網絡螞蟻,如果好好更新維護,必然能夠賺到大錢,在座的投資者可以砸錢給他們。”

“再來談談網絡社區,在Web2.0時代,並非只有社交網站才能稱作網絡社區……”

“再來講講網絡政務,在Web2.0時代,網絡政務也不是單方面由上而下的,它可以反饋民情,甚至能推動反腐工作和法治建設……”

足足講了大概20分鐘,宋維揚說道:“我來歸納一下Web2.0的三大特征:第一,開放的數據和服務;第二,豐富的用戶體驗;第三,低廉的發布成本。”

“對於企業人員來說,Web2.0就是一個商務平台;對於市場人員來說,Web2.0就是一個交互平台;對於軟件開發人員來說,Web2.0就是一個軟件開發平台;對於在座的記者來說,Web2.0就是一個新的媒體平台。”

“尼葛洛龐帝先生所說P2P是技術概念,而我說的Web2.0是一個思維概念,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模式。Web1.0把互聯網當成簡單的傳播平台,Web2.0把互聯網視為虛擬社會。在一個社會當中,人不可能只是單方向接收信息,而是會主動的創造和傳播信息。而我們的互聯網企業,只需要做好信息傳播的平台服務即可。”

“朋友們,大家都趕上了一個好時候,現在正是Web2.0時代的發端。選好一個產品,做好平台服務,你們就是互聯網新時代的弄潮兒!”

“好了,謝謝大家,我的發言完畢。”

全場沉默。

直至宋維揚走下主講台,人們才突然爆發出熱烈掌聲。

宋維揚並沒有討論任何技術性問題,卻在聽眾的大腦當中掀起了思維風暴,這無異於互聯網的一次認知革命。或許,在場有不少人已經摸到門檻,已經發現了這個現象,但宋維揚直接捅破了窗戶紙。

剛剛過去的互聯網寒冬,讓所有從業者都處於迷茫狀態,不知道前路在何方,始終有一種朝不保夕的危機感。

但宋維揚的一席話,卻直接指明了康莊大道,把無限廣闊的互聯網世界擺在他們面前。

就連尼葛洛龐帝,都只隱隱感受到P2P的前景,知道這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但宋維揚直接系統性的點破,甚至指出Web2.0時代的三大特征,這讓尼葛洛龐帝把自己的各種預測和猜想都串聯起來。

尼葛洛龐帝的座位比較靠前,當宋維揚從他身邊走過時,這位大佬立即站起來鼓掌歡迎。受到尼葛洛龐帝的影響,後面幾排的中國互聯網老總們,也跟著集體起立以示尊重,緊接著全場1000多人站起來大半。

掌聲足足持續了五分多鐘,主持人好幾次說話都被打斷,最後幹脆站在台上跟大家一起鼓掌。

這並非人們反應過激,而是宋維揚值得這種待遇。Web2.0概念的提出,無疑是讓處於迷霧當中的互聯網從業者,突然看清了正確的道路和方向。誰能在當前的情況下,率先提出Web2.0概念,他就是中國互聯網行業的引路人,同時也是世界互聯網行業的引路人。

《紅鯡魚》雜志的記者皮普·科布恩,在小本子上激動的寫道:“在遙遠的東方,一個互聯網英雄誕生了。不,他不僅僅是英雄,他更是互聯網從業者的精神導師!相信未來十年新興的互聯網公司,都無法避開他今天定下的思維框架!”

官方領導們聽到雷鳴般的掌聲,忍不住扭頭朝後面看去,那烏壓壓起立的人群和不斷拍動的巴掌,讓這些領導感覺驚詫莫名,忍不住彼此對視、面面相覷。

只有互聯網從業人士,才能深刻感受到這番話的威力,不啻於在業內投下了一顆思維原子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