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一望無際的紅海】(第2/3頁)

“那你有沒有想過,IBM為什麽要賣掉PC業務?”宋維揚問。

沈復興回答說:“在我看來,IBM此舉出於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PC業務連年虧損,對IBM來說是個包袱;第二,IBM正在轉型期間,PC屬於它的邊緣業務,賣掉能夠加速轉型。”

“IBM都持續虧損,你買過來怎麽贏利?”宋維揚繼續質問。

沈復興說:“暫時無法贏利。IBM的PC業務虧損是因為毛利太低,美國那邊人工費用太高只是其一,還有就是質保支出是天文數字。如果我們買下來,必須進行強有力的整合,主要工廠也得搬到中國,想盈利至少要三年以上。”

宋維揚又問:“你怎麽確定能全盤接收IBM渠道和客戶?”

沈復興說:“這是IBM的談判承諾,如果我們買下來,未來幾年能夠繼續使用IBM的商標。”

宋維揚突然問:“IBM的PC客戶,有多少是美國政府采購,又有多少是美國企業采購?”

沈復興說:“10%的訂單來自於美國政府機構,另有10%的訂單來自於美國企業。”

宋維揚笑道:“你覺得如果我們收購之後,這20%的訂單還能保得住嗎?如果保不住,那還會虧損多少?”

“但如果收購,神州科技就能成為全球第三大PC生產商!”沈復興道。

“大而無用!”宋維揚說。

“老板你不同意?”沈復興問。

宋維揚微微一笑:“就讓聯想去接盤吧,讓他們走向國際化,咱們老老實實繼續做土鱉企業。”

沈復興難掩失望的表情,他是真想買下來啊。

對所有做電腦的中國企業家來說,IBM都是大家夢寐以求的女神。現在女神突然願意下嫁給吊絲,前提是這個吊絲必須給足嫁妝,手裏有錢的吊絲怎麽可能不心動?

但在宋維揚看來,卻是“女神”玩累了,想找個老實人接盤。而且這個“女神”毛病一大堆,娶回來只能敗家,你還能糾正得了“女神”的毛病?宋維揚自認為沒那個能力,也不認為沈復興有那個能力。

順便一提,電腦行業也快被做成大白菜了。僅僅三年時間,全行業利潤從30%多下降到不足10%。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台式電腦銷量增長23%,但銷售額增長不到1%,利潤增長更是不到0.6%,比手機行業好不到哪裏去。

這種糟糕的市場行情,居然還要斥巨資去接盤?活膩了!

現在神州電腦的主要競爭對手,根本不是聯想,而是大殺四方的戴爾。

戴爾在歐美已經幹翻了一堆同行,並在中國把聯想和神州打得節節敗退。去年戴爾在中國的出貨量猛增63%,今年又在亞太地區開設工廠,明年只會攻勢更加猛烈。而戴爾身後還跟著個惠普,瘋狂搶奪聯想和神州的分銷渠道。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國外品牌價格更高,國人也願意出高價購買。於是乎,做戴爾或者惠普分銷商,每賣出一台電腦,能比代理國產品牌多賺一兩百塊,這讓很多渠道商都“叛變投敵”了。

宋維揚能理解沈復興的心情,安慰道:“不要急躁,手機和電腦能做就做,尋找新的贏利點才是關鍵。”

“哪那麽好找!”沈復興郁悶道。

曾經屬於暴利行業的手機、電腦和復讀機,現在完全殺成一片紅海,能不賠本的就算優秀企業。小靈通的利潤也在嚴重下滑,神州科技曾經的四大盈利點,現在全都陷入尷尬境地,沈復興每天晚上愁得睡不著覺。他迫切希望收購IBM的PC業務,借此來打一個漂亮的翻身仗,甚至因此刻意忽略了背後的隱憂。

聯想現在的情況更慘!

自2000年以來,聯想耗資2500萬美元打造門戶網站,斥資3500萬美元收購組建財經網站,投資3000萬元建立遠程教育網站,投資5500萬港幣入主IT資訊公司,投資2333萬元發展保險業IT服務公司,投資9000萬元進軍手機行業。

這些項目全部撲街,此時還頑強存活的聯想手機,僅去年就虧損4000多萬港幣。

去年底,聯想關閉了歐洲的所有辦事處,今年初,聯想開始大裁員。有個被裁撤的員工,還在網上發了篇帖子,標題叫《聯想不是我的家》,在上半年引起不小的轟動。

柳總的想法可能跟沈復興差不多,就是想要靠收購IBM的PC業務,以此來刺激公司的發展,只要能整合消化便是一片坦途。唯一的區別,聯想是上市公司,還能刺激股價大漲——事實是,收購案宣布的當天,聯想股價先漲後跌,隨後一路狂跌。

中國人能把什麽東西都做成大白菜,聽起來似乎很霸氣,但對相關從業者來說卻很悲劇,宋維揚現在就深受其害。

你能想象嗎?

神州科技現在最主要的盈利點,居然是U盤、移動硬盤和MP3,而且這三種產品的利潤也越來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