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瞎白活】(第2/2頁)

“經濟全球化這個問題很復雜,特別是能源方面。亞洲有很多發展中國家,資金、技術、工業實力不足,只能依靠出售自然資源來謀求發展。自然資源屬於最初級的產品,價格往往被壓得很低,並且帶來一系列環境問題。今天我不說別的,就說一下稀土,純屬個人觀點,跟學術沾不上什麽邊。”

“偉人南巡時說過一句話,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稀土在當今科學界公認的‘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空間、海洋’六大領域,有著廣泛而大量的應用,美國35個戰略元素,日苯26個高技術元素,都包括了全部的稀土元素。而目前探明的稀土儲量,中國占了95%,全球97%的稀土供應量都來自於中國。石油資源讓中東國家富得流油,中國的稀土卻被賣成了豬肉價。”

“我很高興,中國政府能夠重視這種情況,從今年開始禁止出口稀土原礦,並大幅上調了稀土的出口稅。但我覺得還應該更進一步,目前中國稀土行業一盤散沙,產能過剩、無序競爭、濫采濫挖、大量廉價出口,甚至走私屢禁不絕。我認為應該由相關部門牽頭,強勢進行行業整合,多余部分由國家收儲。”

“現在中國的稀土企業超過1000家,分布在全國10多個省市,但年處理能力在2000噸以上的不足10家。眾多的小型企業濫挖濫采,采挖之後又賣不出去,只能相互壓價競爭,把寶貴的稀土資源賣成了大白菜。以現在的開采速度,中國已經探明的稀土儲量,頂多30年之後就要被挖盡。”

“日苯從1983年開始,就建立了稀有礦產戰略儲備制度,對稀土礦大量封存,目前日苯超過80%的稀土來自中國出口。而稀土儲量世界第二的美國,也從1999年開始逐步停止開采稀土,並封存了美國國內最大的稀土礦,轉而從中國進口來充實戰略儲備……”

“經濟全球化不是隨意買賣,必須以平等自由為前提。現在發展中國家的很多自然資源,都被過度壓低價格,而中國的稀土更是被嚴重低估其價值。我認為,目前的稀土價格,翻個三五倍才是正常的,目前的超低價極不正常。我也有電子企業,稀土價格上漲,其實對我不是什麽好事,會拉升我旗下產品的成本。但我希望,包括稀土在內的各種自然資源,能夠長期有序的進行開采銷售,這樣才能實現行業的長遠發展。”

“如果繼續這樣下去,30年後中國稀土礦被挖完了怎麽辦?50年後美國的稀土礦被挖完了怎麽辦?到那個時候,我們的高科技產品如何獲取重要原材料?人類社會如何實現科技進步?整治稀土開采,調整稀土價格,是對全世界、全人類的長期發展都是有利的,我們不能只盯著眼前……”

宋維揚絕對是個異類,其他發言者都闡述宏觀理論,都說一些大家喜歡聽的好話、空話。宋維揚卻跑來扯什麽稀土,而且擺明了希望中央進行嚴格管控,一些跨國大公司的代表立即表情不自然了。

這次論壇的所有發言,都會被整理出來,供政府和研究機構閱覽。

宋維揚只希望自己的發言,能夠引起相關部門重視,比另一個時空更早的進行稀土管控。

這玩意兒其實比煤炭好管多了,因為價錢實在太低,而且量還不是很大。就拿氧化鈰來說,每公斤10塊錢出頭,比豬肉價格都便宜!

從十年前到現在,全球稀土需求量增加了3倍,而中國稀土出口價卻在下跌,價錢比90年代賣得還低。再算上這些年美元持續貶值,中國稀土價格實際上跌得更恐怖,這完全不符合市場規律——真正的原因,不是被洋鬼子壓價了。而是稀土需求量就那麽多,中國各企業卻使勁挖礦。挖了又賣不出去,供大於求,那就打價格戰,不斷的對稀土進行賤賣,導致價錢越來越低。

只要政府強行整合稀土企業,關停並轉一大批小礦,對每年的開采量進行控制,稀土價格立馬就能漲上去。

宋維揚現在是啥身份?

他這篇發言稿被曝光之後,官方還沒來得及反應,國內媒體就已經集體高潮了。特別是南方系,立馬派記者暗訪稀土企業,還順勢曝光了一個大型稀土走私團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