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6章 戰爭紅利(第2/3頁)

“這個我知道,可是這是蘇果的命根,打死他們恐怕也不願意讓給我們吧。”

“是蘇果的命根沒錯,可不代表是華潤萬家的命根。”陳浪一臉笑容道:“連蘇果的大本營都放棄了,還有什麽不能放棄的?”

“配送中心可以再建,而且萬家那邊在華東也有配送中心,以前和蘇果是兩個系統,互不統屬。現在不一樣了,這次之後,萬家必然會吞並整合蘇果在蘇南以外的所有資源。到時候,馬群這邊和萬家那邊就有些重合了。所以我們現在要馬群配送中心,雖然華潤那邊有些難以接受,可為了停止這場無意義的消耗戰,他們會答應的。”

李東挑眉道:“你確定?”

“我有把握。”陳浪自信道。

說起對萬家的了解,誰有他深?

另外他對洪基也是了解的一清二楚,洪基會答應的。

李東輕輕敲了敲石桌,過了一會又道:“要多少錢?”

“馬群這邊當初他們投資不下3個億,而且這是幾年前的價格了。現在不管是土地還是別的,價格都漲了一截。另外這兩年蘇果也擴大了馬群的投資,總投資恐怕不低於5個億。”

“5億我倒是能接受,關鍵是5億他們能答應嗎?”

“必然的!”

陳浪點頭道:“這次勝利者是我們,如果萬家不想再僵持下去,他們會答應的。畢竟在這上面他們也沒虧本,就是需要時間罷了。”

“那百家門店……”

說起這個,陳浪正色道:“董事長,我是這麽想的。現在我們在蘇南總共並購了時代、永樂、常客隆三家,這三家門店倒是不少,總共加起來已經超過了200家。

可畢竟是三家的資源,現在有些門店其實都重合了。

我的意思是,慢慢整合蘇南的資源,將一些規模太小,業績太差,覆蓋範圍重合的門店剔除出去。

200家門店,我們大概保持150家左右就夠了。

另外再拿下蘇果百家門店,250家門店,足以覆蓋整個蘇南。

到時候我們在蘇南的規模和影響力,甚至要超過現在的蘇果。

整個蘇南市場,我們起碼能占據7成以上的份額,比江北都要高一些。

江北和蘇南,兩地市場完全被我們拿下,這可比大範圍覆蓋整個華東更有力度。

而且根基紮實的可怕,以這兩地為後方大本營,接下來我們指哪打哪,完全沒有後顧之憂。”

李東點頭道:“整合資源其實也是我想做的,現在的門店太雜了,也太亂了。之前為了擊潰蘇果,那是沒辦法的事。等華潤這邊和我們達成協議,肯定要去蕪存菁。不過百家門店的話……”

陳浪知道他顧慮什麽,笑了笑道:“董事長放心,我們可是勝利者,不會花太多錢的。另外將資源整合起來,去掉50家門店,也能為我們節省大筆開支。

實際上百家門店,我們投入不會太多,不會超過5億。

加上馬群配送中心,10個億綽綽有余。

而完成整合之後,又沒了蘇果搗亂,以我們200多家門店規模和市場占有率,光是蘇南這邊月盈利就能超過一億。

最多一年時間,這筆錢就回來了,甚至要不了這麽長時間。

而我們在蘇南地區的總投資大概在70億左右,也就是說6年之內我們就能收回成本。

另外這些資產當中,還有超過一半以上的固定資產,實際上回款速度更快。”

6年時間收回成本,這個速度其實快的嚇人了。

就算是開發商業地產,以現在的回款速度,一般也在10年左右。

當然,這也和遠方壟斷了蘇南市場有關,要不然速度沒這麽快。

光是蘇南一地,年盈利就超過10億,甚至能達到12億,加上江北這邊,兩邊一年下來盈利就能超過20億了。

其他如魯省、江浙、贛省、鄂省現在也都運營盈利,以及即將投入運營的京津市場,這幾地加在一起,年盈利也不會太低。

粗略算算,按照現在的規模,超市一年就能給自己帶來40——50億的收入,這可是了不得的成績。

之前遠方超市資產在160億左右,後期他又並購了常客隆、永安,以及即將可能接手的馬群配送中心和蘇果百家門店,這幾樣投資差不多有40億。

還有京津、山城、豫省這些地方的持續投資,七算八算下來,李東在遠方超市的投資可能超過了220億。

而回款順利的話,5年時間應該就能賺回來了,不得不說有時候企業做的越大,錢就跟滾雪花似的越來越多。

不用外力支援,5年擴大一倍規模,對百億資產集團來說不算慢了。

當然,不能和互聯網企業比。

人家一上市幾十幾百倍地往上漲,比這些也沒太大意思,起碼遠方超市是貨真價實存在的。

腦海中轉過這些念頭,李東點頭道:“那你和華潤那邊繼續談下去,只要他們答應了,我們就開始整合資源。另外就是錢的問題,集團賬面上雖然還有50億,不過暫時我不想動用。反正華潤有錢,你讓他們寬限個年把時間,等明後年我再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