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8章 遠方實業公司(第2/3頁)

於博笑了笑,點頭表示認可。

這種事不是沒發生過,而是發生過很多。

有些中小企業,現在就差破產了,產品滯銷,工人停工,生產了東西賣不出去,不生產更虧,反正都是虧本。

而這時候,遠方要是以出貨為條件,很可能零成本拿下企業的控股權。

遠方超市,拿下家樂福之後,一年近千億的銷售額。

加上遠方商城,一年也是600億左右的銷售額。

1600億這個營收,能救活多少家企業?

有些小廠,一年幾十萬的產品,上千萬出貨量的算是中型企業了,破億的絕對是大型企業。

要是能搭上遠方的渠道關系,出貨還不是簡簡單單的事。

李東繼續道:“當然,我也不是一毛不拔,這次我出資30億,全部用來進行供應鏈鋪設。”

“30億!”

於博有些驚訝,不是少,而是太多了。

倒不是說花不到這麽多錢,而是他覺得遠方現在拿不出這麽多錢幹這事。

剛剛李東說清楚情況的時候,他覺得李東能拿個三五億就不錯了。

結果沒想到,李東出手就是30億。

想到這,於博心裏有些激動,剛來遠方,難道自己就能在掌握這麽大的權利?

30億,能救活多少家企業,消息一旦傳出去,他於博馬上就會成為炙手可熱的對象。

到時候也不知道多少人會來討好他,希望能拉一把。

於博咽了咽口水,有些激動的同時又有些忐忑,30億,李東會交給自己掌管嗎?

就在他忐忑的時候,李東道:“集團現在人手不足,實業公司這邊,我能給出的支持力度不大,30億也許不多,可這是集團目前能調用出來的所有資金。”

上次從股市弄了100億出來,李東先期就給遠方注資了65億。

剩下的35億,他這次又給實業公司拿出了30億。

還有OPPO那邊,也得要花錢,沈茜的5000萬搭進去,李東最少也得再添5000萬。

剩下的錢,李東暫時不準備動用了。

好歹也是堂堂首富,幾個億都不留,也太寒磣了。

李東說30億不多,於博也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這幾年他倒是和李東打過幾次交道,還真是一次比一次變化大。

記得第一次並購時代的時候,總共也沒花到30億。

那時候,遠方簡直就是傾家蕩產地籌錢。

這才幾年?

現在一家分公司,李東投資了30億還覺得不多,人比人真能氣死人。

心裏這麽想,於博嘴上卻是道:“李總,30億夠了。在這時候,30億起碼能撬動200億的產業。按照遠方目前的規模,一次性就能完成20%的供應渠道鋪設,已經是奇跡了。就算錢再多點,也不一定能花出去。”

於博說30億撬動200億,這可不是誇張。

用30億的現金,在金融危機的時候,只求控股,不求全資並購,翻個幾倍那是正常的。

一家年產值10億的企業,一般市值會稍微高一點,不過國內行情不同,制造型企業利潤不高,市值也低。

就算兩者等同,以前可能價值10億,而現在在頻臨破產的情況下,幾乎不值什麽錢。

很可能遠方花個一兩億就能完成控股,這都是概率很大的事。

對於這點,於博和李東都清楚。

聽他這麽說,李東笑呵呵道:“也是,不過我的目標比較大,在我想來,最好能自身完成一半的供應渠道才好。”

按照遠方1600億的銷售規模,生產成本大概要1000億。

完成一半,也就是最少需要完成500億的供應。

只求控股的話,耗資起碼在80億到100億之間,這可不是小數目。

“當然,短期內可能性不大,我做好了長久奮戰的準備,而且以後遠方的營收會更多,供應渠道的鋪設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

之所以找老於你來,想必你也明白我的意思。

你的目的就兩個,第一,考驗你眼光的時候到了,什麽企業值得控股,什麽企業不值得,這都需要你去思量。

我不可能一家家去看,也不可能天南海北地進行考察,這事你的意見比重最大。

第二,等你考察完了,決定拿下的時候,如何以最小的代價拿下對方。

這點你拿手,也是你的專長。

做好這兩點,對遠方未來的都有很大的影響。

企業的好壞,產品的質量,關系到整個遠方集團的布局,看似簡單,實則責任重大。”

於博吐了口氣,覺得壓力很大。

談判這個不用說,他拿手。

可考察企業,決定並購哪家,未來這家企業能不能起死回生,能不能生產出遠方需要的產品,質量達標,這些都是很大的問題。

一旦出了差錯,少則幾十萬,多則幾百萬上千萬甚至過億的投資都會打水漂。

這種情況不是沒有,而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