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0章 傳統產業升級(第3/4頁)

李東點頭,這點倒是真的。

不過李東笑道:“城市內部,其實我倒是沒想大規模運用,畢竟在城市內部,交通發達,基建齊全,人工效率也絲毫不慢。關鍵在於,農村,山區,偏遠地區,這些才是我想覆蓋的對象。如果在國外,地廣人稀,無人機快遞就會成為遠方物流打開市場的重要砝碼。任何國家出台政策,最多也就會限制市區,人口密集地區。別把政府想的太無知,政府不會做一刀切的事。”

這是這幾年來,李東最大的感觸。

官員,不代表政府!

部分官員不好,不代表政府就不行。

很多時候,政府其實比個人看的要遠得多,只是實際操作起來,因為機構龐大,以及各種因素,無法實施下去罷了。

可真要你自己去做了,政府不會因為一些特殊原因,就給你直接切了。

互聯網產業的發展,其實就是明證。

很多時候,互聯網產業新技術,都顛覆了一些東西,顛覆了一些傳統觀念。

其實政府一開始對這些也不了解,也不是太懂,可政府選擇了去接觸,去了解,而不是因為不懂,害怕,就給切了。

如今的世界,是兼容並包的。

除了極個別地區,大部分國家的政府都是理智的。

王韜聽到這話,倒是沒什麽太深的感觸。

而李澤祥則是連連點頭道:“的確,這些年我深有感觸。尤其是世界各地跑一圈,香江內地兩邊跑,這種感覺越來越深。現在是政府在融入社會,融入民眾,而不是像封建王朝一般,讓民眾去融入,去聽從,去附屬……”

王韜對兩人的感觸沒興趣,等李澤祥說完,王韜就繼續道:“李先生,您真的想在這一塊做大規模的研發投入?”

李東笑道:“當然,怎麽樣,感興趣嗎?”

王韜一聽這話,頓時激動道:“李先生,您的意思是……”

李東淡笑道:“術業有專攻,雖然遠方也能成立研究院,邀請專家,邀請教授。

可遠方畢竟不是以這個為主業,我們需要的只是附加效益,只是享受結果,而不是享受這個過程。

而且說句實在的,無人機的技術運用,對我們幫助有限。

我需要的只是快遞物流能做大,其他的我不在意。

我更喜歡,直接拿到成果,而不是費心費力地去做研發。

我們和大疆合作,再邀請一些學術機構共同成立一個研究院,我出錢,你們出力出技術,共同持股。

到最後,我們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些東西。

當然,具體怎麽出資,怎麽持股,感興趣的話,你回頭可以去江北,和我的人詳談。

我現在,只是一個意向。

不過我可以明確地告訴你,只要值得,錢不是問題!”

王韜有些興奮的難以置信,就這麽簡單,大疆就爭取到了這樣的機會?

要知道,光出力和技術,這點很多機構都能做到。

李東不拉上大疆一起都行!

現在的大疆名不見經傳,李東居然真的想帶上他們一起。

哪怕不持股,其實大疆都賺大了。

因為大疆規模的問題,經常一些小技術上面的難關,大疆需要很長的時間去攻克。

可一旦成立研究院,引入大批專業人士加入。

大疆完全可以借雞生蛋,借助研究院的力量,借助李東的資本,得到更快更迅速的發展。

這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不過他顯然是想多了,李東是那種光給別人占便宜的人嗎?

王韜正興奮著,李東就道:“當然,為了讓我對你們更放心一些,支持力度更大一些,以及未來合作的機會還有很多。我個人希望,能在大疆科技能有部分持股。當然,只是股東,具體運營我不會參與。王總覺得這個要求過分嗎?”

王韜頓時收斂了笑容,看了李澤祥一眼,好半晌才艱難道:“李先生想要多少股份?”

“20%左右吧,不算多。對於九位數以上的投資,甚至十位數的投資,20%的大疆股份,王總也不用偷著樂。後續條件可以談,甚至包括研究院的技術共享,都不是不能談。王總該明白,這到底意味著什麽。”

王韜再次咽了咽口水,他當然明白這意味著什麽!

技術共享!

不花錢,出點力,就能享受遠方投資的成果,這好處真的太大了。

是20%的股份多嗎?

起碼在現在看來,是真的不多。

可他現在已經持股比例掉到50%了,哪怕這次是其他人分攤這20%,他持股也會掉到50%以下。

還有,沈雪華好像是李東的未來嶽母,對方還持有大疆不少股份,這要是再給李東持股20%……

王韜一陣猶豫,可眼前的肥肉實在太肥了,他實在有些難以拒絕。

這時候,王韜只好看向李澤祥,想從老師這得到點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