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7章 寧願站著死!(第2/4頁)

另一方面,這次事關重大,不過和他們關系不大,這時候說對了還好,說錯了,指不定兩邊都得罪了,沒這個必要。

其他出面站台的,那是因為利益有關聯。

包括一些實業巨頭,這次站出來,實際上也和利益有關。

真要事不關己,誰會摻和這些。

曹國威為騰訊搖旗呐喊,難道曹國威就這麽傻,平白無故地幫騰訊?

關鍵還是在於,遠方正在侵吞新浪的一些利益。

微博,門戶網站這些產業,目前不少互聯網企業都在做,包括騰訊,可都沒有遠方做的這麽快,這麽強。

強大到,所有人都意識到,再這麽下去,他們的生存空間就徹底被擠壓了。

兩方在輿論平台上放了幾句嘴炮,卻是沒有深入下去。

在吃瓜群眾還在為這事議論紛紛的時候,大佬們已經轉移了戰場。

晚上9點整,幾乎所有的遠方用戶,都收到了遠方的新聞推送。

新聞標題則是引人側目!

“騰訊危機系列之股價暴跌!”

文章中,詳細介紹了這幾天騰訊的股價變化,包括一些大型機構的評級調整,同時也采納了一些相對尖銳的分析師評論。

截止到4月30號港股收盤,騰訊股價從82港幣,暴跌到62港幣。

跌幅超過24%,騰訊市值蒸發四分之一,將近50億美元,380億港幣。

其中包括一些對持有騰訊股票的股民采訪片段,幾乎所有人都是悲觀態度,一些專家也紛紛建議股民割肉止損。

文章的最後,甚至列舉了一些拋售騰訊股票的國際知名機構。

而騰訊的兩家大股東,MIH和ABSA Bank,文章也簡單分析了一下兩家未來一段時間可能采取的措施。

按照他們和騰訊的協議,雖然平時只有分紅權。

可一旦騰訊的回報率不能達到預期,不排除兩家會采取一些措施,收回馬華騰團隊手中的投票權和經營權。

最後如果無法達成一致,甚至不排除兩家選擇退出騰訊。

這篇文章一出,頓時引起了無數人關注。

對於普通人來說,他們不會太在意企業的其他數據,在普通人的印象中,唯一值得關注的便是企業的價值。

上市公司,最大的價值體現,自然是市值。

騰訊原本市值達到1500億港幣以上,將近200億美元,可幾天時間,蒸發了380億港幣,在所有人看來,騰訊是虧慘了才對。

實際上,他們其實不明白,這只是數字上的變化。

騰訊真的虧慘了嗎?

沒有!

起碼和之前相比,他們因為一系列的活動,用戶回流了一批,包括微聊這個新產品,用戶量也增加不少。

和幾天前對比,騰訊的價值其實是提升了的。

然而從整個大環境來看,騰訊的確是虧了。

當然,吃瓜群眾不會在意這些的,網絡上到處都在議論騰訊面臨的資本危機問題。

大股東撤資,小股民拋售,股價暴跌,這明顯有崩盤的跡象。

而遠方這邊並沒有停下,甚至不僅僅還是遠方,一些其他論壇也紛紛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帖子。

“騰訊危機系列之移動戰略慘敗!”

“騰訊危機系列之集團內患!”

“騰訊危機系列之眾叛親離!”

微聊敗於微信,騰訊人心惶惶,部分高管離職,資金告罄,面臨數百中小公司集體起訴,無數第三方產品面臨下架危機……

這些大家知道的,不知道的,全部被公開了出來。

一些話題較為敏感的,遠方並未在平台發布,而是一些所謂的“知情人”自發在各大論壇和平台發布。

一時間,騰訊即將破產清算,即將倒閉的消息,成為了所有人的第一印象。

……

盡管時間已經不早了。

騰訊方面,也很快給出了官方回應,網上也出現了很多關於遠方的不利消息。

對此,按照李東的說法便是:“轉移話題,避實擊虛,實則都是廢話!”

兩邊都在輿論造勢,別看輿論有時候沒用,有時候卻是用處很大。

遠方的目的很明顯,讓所有人都知道騰訊的真實情況,讓所有人都產生危機感。

騰訊作為上市企業,在這時候,一些麻煩也更為突出。

一旦人心出現了不安和惶恐,騰訊股票被大量拋售,又沒人接盤的話,騰訊在股市很可能會崩盤。

一旦崩盤,那騰訊差不多就完了。

這時候,騰訊只能動用手中為數不多的資金,選擇自己去回購這些股票。

一家上市企業,在股市崩盤了,一般要不停牌,要不退市。

無論是停牌還是退市,對騰訊而言,都是不能承受的壓力。

這點,遠方還好。

遠方這邊沒有上市的產業,不存在停牌或者退市的情況,所以哪怕遭遇一些危機,遠方也可以內部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