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8章 質疑和反駁(第2/3頁)

這一點,是讓人不敢置信的。

這才幾年?

華夏的網購平台,其實沒有國外做的早,哪怕是現在公認的鼻祖易趣,成立時間也在99年了。

而亞馬遜成立於95年,eBay也是成立於95年,都要比華夏這邊早不少,邵一波回國創建易趣,其實當時也是在跟風eBay。

邵一波回國之初,對外宣傳的口號就是打造華夏的eBay。

由此可見,華夏電子商務市場起步比國外晚了起碼五年左右。

可現在,華夏光是網購這一塊,一年下來,交易額就有希望突破1000億美元,實際上這個數據,已經超越了美國。

作為電子商務領域的一哥,亞馬遜這些年來,業績增幅也不錯,08年亞馬遜全年收入200億美元。

今年前兩個季度,亞馬遜營收達到了130億美元,漲幅已經很高了。

可作為全球性電子商務平台,結果一眨眼的工夫,就被遠方給甩遠了,誰敢相信?

要知道,遠方現在只是做華夏的業務,華夏的消費潛力,網購發展速度,真有這麽快嗎?

對於遠方公布的數據,其實全球都在關注。

號稱半年營收200億美元的遠方電子商務公司,水分究竟有多大,這也是不少人質疑的地方。

亞馬遜這邊是質疑,一旁的梅格則是完全不相信。

為什麽?

因為作為之前全球排名第二的電子商務平台,eBay上半年的營收只有50億美元不到。

遠方半年的營收,那是百分百超過他們全年的業績。

當然,此刻的梅格已經從eBay離職,盡管心裏不相信,卻是沒有開口說什麽。

他們不相信,馬昀卻是一臉正色道:“華夏的市場是廣闊的,也是前途光明的!

華夏,擁有世界最多的人口,也擁有超乎想象的潛力。

遠方電子商務公司公布的數據,200億美元,那是包括他們的C2C業務。

單純說B2C平台,根據我的了解,遠方商城前兩個季度營收,也超過了130億美元。

當然,遠方現在走的是薄利多銷的路,利潤沒有你們高。

可在華夏,電子商務其實還處於萌芽期,並未到開花結果的時候……”

作為華夏的企業家,可以在私底下和李東較勁,質疑李東數據的真假,這時候,面對國際巨頭,哪怕真是假的數據,那也是真的。

何況,遠方商城上半年營收900億人民幣是事實,作為B2C平台,自營業務做到這個規模,也是華夏的驕傲,這本來就是實際存在的。

不過遠方的利潤率的確很低,像eBay,上半年營收50億美金,利潤卻是高達12億美金,24%的利潤率。

當然,eBay其實是特例,亞馬遜的利潤率也不高,和遠方這邊差不多。

可如今,大家不看利潤,對於投資者而言,利潤多少,那是以後的事。

當務之急,是搶占市場,增加營收,布局完善。

利潤這東西,當你把市場搶占了,那是遲早的事。

eBay的高利潤率,反而制約了他們的發展,多重收費標準,讓他們難以擴張,在世界各地的擴張步伐,受到了很大的制約。

在華夏的潰敗,其實就是明證。

馬昀這邊說完,一旁的雷俊作為之前卓越網的掌舵人,此刻也開口道:“Miles,在華夏,有句話叫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隨便質疑一家企業的商業數據,前提是你有詳細的佐證去證明,這個數據的確是假的。

如果沒有,那就是真實的。

Amazon的確做的很好,這點沒人會去否認,但是,你們也要承認,遠方商城做的更好。

單一的從收入來證明企業的好與不好,其實是不全面的。

但是,遠方的模式,受到了所有消費者的好評,也向所有電子商務領域企業證明了他們的價值,這一點,就足以讓我們去學習,你覺得呢?”

接連被兩人反駁,亞馬遜的副總沉吟片刻,沒有爭辯,而是點頭致歉道:“抱歉,是我太過片面了。不過Amazon在華夏的業務,雖然有增幅,可增幅不大……”

雷俊無語道:“那是因為漲幅都在遠方那邊!”

作為卓越網的前任老大,在這場合說起這話,雷俊還是挺沒臉的。

雖然他已經從卓越網離職了,可卓越網這兩年漸漸掉隊是不爭的事實,和當當一樣,這兩家電子商務領域的當年霸主企業,現在都開始掉隊了。

遠方,阿裏才是現在的電商霸主。

接下來也不是卓越當當,而是新近崛起的京東。

而卓越當當,這時候也只能和紅孩子這些平台,共同處於第三線陣營了。

另外當年的華夏電商鼻祖易趣,現在掉隊的更厲害,幾乎快要全面撤出華夏市場了。

雷俊的話一出,其他人都沒怎麽說話。

馬昀也沒說漲幅在他這邊,畢竟淘寶大部分都是C2C業務,這時候在這些B2C業務為主的企業面前,說漲幅在他那邊也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