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4章 別去猜(第3/4頁)

花個年把時間,讓她收收心。”

齊雲娜連忙道:“李總,這……這是不是有些不太好……”

李東臉色一沉,輕哼道:“我這是看得起她,當年你也不是這麽過來的!就這麽定了,她愛幹不幹,不幹就離職。好了,不提她的事了,除了泡茶還行,其他的本事沒看到,不行就回家相夫教子去,當什麽女強人。”

說了幾句,李東回歸正題道:“物美那邊怎麽談的?”

“物美現在處境不是太好,原因很多。

一方面,在於內耗嚴重。

物美這幾年,並購的行為比我們還多,當然,因為我們規模大,大家只注意到了我們,而沒多少人在意物美罷了。

可這些年,物美先後並購了美廉美,新華百貨,超市發,京客隆,易初蓮花部分門店……

之後又接手了我們的一些門店,可以說,物美的體系復雜無比。

就連我們全資收購企業,這幾年也麻煩不斷,整合困難。

更別說物美,還不是全資收購,而是采取控股的手段並購了這些企業,而這些企業的創始人,全部被納入了物美體系!”

說這話的時候,齊雲娜還是佩服李東的果決的。

遠方收購的企業,創始人都被李東打發滾蛋了。

一家企業,創始人在,靈魂就在。

收購企業,留下創始人,有時候是好事,有時候卻是壞事,壞事的時候居多。

國美就是如此,永樂的創始人還在集團任職,就是國美內亂的根源,才給了李東可乘之機。

何止國美,這樣的企業太多了。

物美現在就是如此,因為很多收購的企業創始人都在,而且還在集團就任高位,內耗比較厲害。

加上物美創始人,現在進了大獄,其他一些創業元老很難壓制收購企業的創始人,內亂也就更厲害了。

這幾年,物美規模大了,業績高了,排名靠前了,可戰鬥力卻是被消耗一空。

現在除了內憂,還有外患!

東三省的大商虎視眈眈,開始逼迫華北地區,準備在遠方退出之後進場。

大商之前就和物美爭奪過超市發的控股權,後來因為遠方入駐,大商才退走,選擇了在東三省鞏固地位。

現在遠方這些企業,都到了南方打生打死,大商的高層眼睛沒瞎,當然想在這時候渾水摸魚,吃下華北市場。

一旦吃下了華北市場,加上東北,以及他們已經進入的西北,整個北方地區,零售企業,大商才是王者!

基於此,大商現在攻勢明顯,物美有些吃不住勁。

這時候,遠方這邊拋出橄欖枝,物美的高層還是很動心的。

在和齊雲娜的團隊接觸一段時間,就在昨天,物美這邊和齊雲娜做了一次深層次的談判。

“物美商業現在已經在香江上市幾年,不過物美在內地雖然是華北地區的零售霸主,不過零售企業,在香江市場本就不太受重視,加上還是內地企業,以及遠方這些巨頭零售企業逼迫,物美的股價不高,市凈率也很低。

目前,物美的市值只有55億港幣。

實際上,物美的每股凈資產都比股價要高,物美凈資產都有60億港幣以上了。

物美這邊,和我們談的便是要約收購的事,按照H股的要約規則,物美那邊給出了160%的溢價率,也就是156億港幣。

這個要約價,比您之前說的200億人民幣要低不少,我認為還是值得的。

所以和物美談了一陣,就回來和您商量一下……”

物美給出的報價不算太高,雖然對方凈資產只有60億港幣,可收購企業,沒人會跟你談凈資產多少,談規模,談影響力,談別的,反正不談凈資產就對了。

何況,還是遠方主動要約,給出160%的溢價,在這時候是行得通的。

而且物美畢竟是華北地區的零售霸主,目前雖然受到了沖擊,可因為南方這邊聚焦了大家的目光,反而比之前要輕松一些。

這時候,報價156億港幣,換算成人民幣,堪堪150億左右。

而李東之前,給物美的定價是200億人民幣左右,這也難怪齊雲娜回來的時候,滿臉喜色。

李東微微沉吟片刻,想了想道:“物美達成統一意見了嗎?物美的情況有些復雜,股東太多,大大小小的股東,甚至還有一些國資,如果都達成了一致,這個價格,其實可以承受。可怕就怕,後續麻煩太多。按照你的說法,現在只是物美系的人跟你談,其他的股東可沒參與。”

齊雲娜這時候也沉聲道:“這點您沒說錯,包括美廉美這些被並購的企業創始團隊,其實目前還是持否定意見的。不過我的意思是,先收購物美系手中的股份,再進行逼迫要約……”

“太麻煩,直接拿下對方,從香江退市,並入遠方體系,所有創始人離職,這就是我的條件。而價格方面,150億人民幣的報價,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