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8章 我為主(第2/4頁)

可我們也必須承認,電子商務,尤其是網購市場,存在大量的問題!

在這,我必須要說幾句。

網購,尤其是C2C,存在大量的假冒,侵權,非稅銷售等問題!

政府應該出台政策,針對第三方商戶進行收稅,而不是非但不收稅,還要進行補貼!

電子商城本來成本就低於實體零售,這時候,不交稅,還給補貼,那以後誰還開實體門店?

這是要把實體零售逼到絕路!

一些平台,年銷售數千億,繳稅多少?

真正報稅的又有幾人?

還有,網上維權困難,各種問題突出,一些品牌商頻頻抱怨,各種假冒偽劣產品充斥整個市場。

在實體門店購物,終歸還是有保障的。

然而是線上,保障度有多高?

如今政府不斷推動電子商務的發展,忽視我們這些企業,這是本末倒置!

這樣持續下去,我們倒閉了,數百上千萬員工如何自處,難道都去開網店?

我們這些企業,每年給政府繳納了數百億的稅收,結果卻都拿去補貼電子商務了!

這是抽我們的血,去補充電商……”

牛剛說的很激動,甚至是有些憤怒。

一旁的張進東盡管覺得有些過激了,而且蘇寧也做電商,可這時候,牛剛打開了話題,張進東也沉聲道:“C2C平台的確要加強管理,至於稅收問題,這點也要重視。

政府的一些政策,現在看來,的確有些偏頗了。

實體門店,有其存在的價值。

而現在,隨著租金上漲,人工成本提升,我們這些企業的日子越來越難過。

我說這些,不是為了我們個人爭利,而是整個行業!

我和老馬現在還有合作,可有些話,不吐不快。

牛總說的一些話,我盡管不全部認同,可大部分還是認同的……”

幾人說著,馬昀也不甘示弱道:“C2C平台的商戶,現在以沒背景,沒資金,辛苦創業的年輕人為主。

網上商城,利潤沒你們想象的那麽高,付出的也不比任何創業者少。

對這些沒背景,沒資金的年輕人而言,這種創業更艱辛。

這時候,電子商務剛有起色,對他們征稅,那就是對年輕人的希望和未來征稅。

最近,有些言論,有些過激了。

一些人都在說,年銷售十幾萬的網店店主,還不如農民工創造的價值大……

我沒有看不起任何行業,任何人的意思。

可憑什麽說網上創業就是不務正業?

網上創業就不是創業?

你們光想著平台對你們產生的沖擊,可你們考慮過,電商平台現在也在養活一個產業,養活無數人和企業。

一旦對剛興起的電子商務征稅,那這些人還有創業的激情嗎?

我一直在說,不是不交稅,而是要等這個行業完全走上正軌化,整個行業給人看到希望之後。

那時候,我們該如何去辦,就如何去辦。

現在,不是時候。

而你們口中所謂的沖擊,我暫時還沒看到有多大影響。

政府對新興產業進行補貼,進行推廣,難道不是應該的?

當初,大賣場模式興起,政府不也在補貼,在推動?

為什麽到了電子商城,就會被當成攻擊的借口……”

“馬總,攻擊一說從何而來?我們就事論事!

還有,你說還沒到時候,那現在前三個季度,網購市場交易額已經達到了5000億!

這時候,興起沒幾年的網購,達到這個規模,難道還不足以讓人重視?

而實體門店受到了沖擊,那也是事實!

繳稅納稅,天經地義,行業初期可以適當放寬標準。

可如今網購市場已經不再是初始階段,這時候,還進行區別對待,豈不是讓人心寒……”

“……”

幾人針對C2C個體商戶到底要不要收稅的問題爭論的厲害。

這時候的李東,沒有說話。

針對C2C商戶收稅問題,萬家網現在不如淘寶規模大,馬昀沖鋒就夠了。

再說他線上線下都做,也不好評判。

可很快,戰火牽扯到了李東頭上。

說了一陣C2C,馬上,幾乎所有人矛頭都指向李東。

馬昀大概是覺得自己一個人出面反駁不劃算,緊接著就道:“你們也不用老是看C2C,C2C畢竟都是一些沒背景,沒資金創業的年輕人在創造未來。你們說C2C征稅,B2C平台呢?B2C平台,企業是在繳稅。阿裏的B2C,嚴格說起來,繳稅比例其實和實體零售差不多。可遠方商城,繳稅比例只有2%不到,這遠比實體零售3.5%以上要少的多……”

如今,對於這些零售大企業,平均每年稅收大概在3.5%以上。

其中包括各種減免,退稅,避稅等等政策措施。

而電子商城,享受的政策更多,實際上繳稅比例只有2%不到,這是指自營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