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4章 秦王掃六合(第2/3頁)

本土保護政策要有,但是那是在外資做大的情況下。

在這時候,是遠方咄咄逼人,要對外資進行斬首策略,再不讓對方增資,那幾乎就是在排斥外資,這種事政府不會去做。

而遠方融資3000億的方案,成功的可能性也很大,有了3000億資金動用的遠方,也不用怕沃爾瑪在華夏增資200億。

沃爾瑪,世界第一零售巨頭,選擇了不妥協,在華夏迎戰遠方。

大潤發和法國零售巨頭歐尚組成的高鑫聯盟,也選擇了不妥協。

大潤發和歐尚華夏業務,組成了高鑫零售。

高鑫零售還有個母公司,叫吉鑫公司,而吉鑫公司,則是潤泰和歐尚組成的合資公司。

其中,歐尚持股51%,潤泰持股49%。

換言之,高鑫的幕後東家,便是歐尚。

而歐尚零售集團,也是世界性的零售巨頭,在法國本土,僅次於家樂福,在歐洲,也排名前十。

這一次,歐尚也不願意丟失華夏市場,在南方地區的業務,感受到壓力之後。

繼沃爾瑪之後,法國本土的歐尚總部,做出了應對措施。

增資,增店,這是必須的。

另外,歐尚加強了對華夏大區員工的福利待遇,開始和遠方持平。

之前,遠方在華夏的零售企業當中,待遇幾乎是最高的一家。

現在,這些企業為了守住市場,選擇了加大支出。

而高鑫,一直在走低價策略,就在於他們的全球供應鏈渠道布局比較完善,歐尚作為歐洲零售巨頭,有這個資本。

實際上,外資零售集團都有這個便利。

這一次,歐尚和潤泰聯合,決定正式在華夏成立全球采購中心。

這也意味著,以後,不再是歐洲本土的歐尚采購之後,再來支援華夏,而是以華夏為起始點,進行采購分配。

這樣的全球采購中心,投資不會太少,要額外支出大量的人力物力。

不過到了現在,高鑫也決定背水一戰。

華夏是亞洲最大的國家,市場也最為廣袤。

歐尚的老對手家樂福在華夏敗退,一時間成為業內笑柄。

歐尚借著家樂福敗退華夏的機會,在歐洲本土市場,不斷逼迫家樂福,借機侵占了不少家樂福的市場。

現在一旦歐尚在華夏也被遠方擊潰,那很有可能造成家樂福反撲,這對歐尚損失更大。

權衡利弊之後,歐尚和潤泰都覺得不能放棄華夏市場,最終雙方達成協議,在華夏增資!

另外由於華夏地產行業回暖,租金增加,兩邊也決定加大自營物業比例,增加高鑫的競爭力。

之前,高鑫的自營物業比例,只有10%左右。

這一次,高鑫對外宣布,未來五年內,將這個比例增加至30%!

而增加了20%的自營物業比例,這個投資只會比沃爾瑪的200億更多。

如果真要在五年內完成,讓高鑫的自營物業比例達到30%,租金上漲的影響,對高鑫就有限的多。

這也是為了適應當前的華夏市場,雙方決定的一次大手筆投資方案。

兩家有外資背景的零售巨頭,都做出了應對。

內地的華夏本土零售巨頭,也紛紛有了應對方案。

大商在10號晚上,連夜召開了董事會議。

盡管沒有對外宣布消息,可大商的人,在11號一大早就帶隊奔赴京城,準備和物美談整合的事。

整合物美,拿下華北地區市場,鞏固東三省市場,控制整個北方,坐等南方大戰,大商以北方之王的身份進軍南方市場。

華潤和百連,這一次稍顯安靜,暫無動靜。

蘇寧則是和線上巨頭阿裏再次達成了一系列協議,之前雙方共同持股螞蟻金融,申請消費金融牌照,這一次,雙方覺得這還不夠。

馬昀和張進東密議一晚上,正式決定,雙方開始整合線上資源。

蘇寧易購,入駐淘寶,從獨立運營的個體,交給阿裏統一運營。

這樣,會節省雙方的開支,也加大了線上的競爭力。

至於最後會不會合並,還是分道揚鑣,在遠方沒有死心之前,雙方沒有就這些進行談判。

現在的情況是,集合全力,應對遠方的統一之戰。

……

零售業風雲變幻,有的消息外人知道,有的消息外人無從得知。

可商界巨頭,都感受到了空氣中的硝煙彌漫。

遠方零售融資3000億,絕對會發起統一戰。

如今,國資背景的華潤和百連態度不明,也潛在代表了一些東西,這也讓零售巨頭們壓力更大。

11號,李東其實還沒離開華陰。

可各家的動作,已經不斷從外界傳來,傳到李東耳中。

10號的聚會,所有人都意識到了一點,李東野心還在,野心不死的李東,再也無法讓眾人掩耳盜鈴,自己安慰自己。

想完成大一統,沒人甘心成為李東的踏腳石。